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倾家荡产也不能治愈?提醒:这八种疾病其实治不好,别白花冤枉钱

0
分享至



黄大爷这些天愁眉不展。隔壁老冯家听信“包治百病”的小广告,为治慢性肝病借债四处求医,钱没了,病情却没见起色。

每当茶余饭后,周围邻居总爱讨论:“听说那个‘最新进口针剂’,能让老毛病彻底根好?”黄大爷心里也犯了嘀咕:是不是有些病,真能依靠砸钱断根?

可昨天在社区义诊上,医生一句话让他幡然醒悟:“有些病,科学也束手无策,千万别陷入‘倾家荡产换健康’的陷阱。”



“有的病治不愈,反复投钱只添伤害。”很多人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但事实就是如此。中国知网的慢性病全国流调数据显示,不合理医疗支出中近30%用于反复尝试“治愈”本不可逆的疾患。

金钱、时间、甚至家庭都可能在一次次“希望”的试错中被消磨殆尽。到底哪些病,医学暂时无法真正逆转?有没有一种“治愈”的神药?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呢?这些问题,每个家庭或许都得思考。

其实,真正的健康不是“不惜一切代价”,而是“看清有限、科学养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梳理这八类“砸再多钱也难根治”的疾病,看看为什么它们治愈这么难,以及该怎么做才最明智。

在医学研究和一线临床中,“治愈”与“控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意味着根除,后者则重在维持、延缓甚至改善状态。下面这些常见慢性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华医学会多次反复强调,尚无彻底治愈可能。

糖尿病(尤其2型):只要还在分泌胰岛素、细胞对胰岛素依赖存在问题,现有医学手段无法根本“逆转”病程。《柳叶刀》一项全球性回顾研究显示,规范治疗可将糖尿病并发症风险降低42%,但“治愈率”基本为零。



高血压:这一被称为“无声杀手”的慢性病,多因遗传、血管老化、代谢紊乱等多因素叠加,终身难以彻底摆脱。停药复发率高达81%,目前所有治疗目标都是“长期稳定”而不是“最终消失”。

慢性乙型肝炎:虽然现代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病毒复制,但彻底清除体内HBV病毒并不现实。中国肝炎防控指南明确写道:“现有治疗手段以‘长期管理’为目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即便戒烟或规范用药,肺组织损伤不可逆,只能减缓功能下降。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目前全球范围内尚缺根治性疗法,只能维持疾病低活动或缓解,反复复发是常态。

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大脑神经元萎缩难以逆转,目前全部疗法以“延缓”病程为主,根治仍是医学未解之题。



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如膝骨关节炎):软骨磨损是一去不复返的过程,无论打针吃药再多,彻底恢复“18岁”关节功能是不现实的。

银屑病(牛皮癣)等顽固性慢性皮肤病:病因复杂,遗传、免疫、环境因素交织,反复发作极易复燃,目前“治愈”案例极其罕见。

这些常见病,不仅困扰着老年人群,也是中国城乡医疗“乱花钱”的主要陷阱。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提醒:每年全球“非治愈性慢病”误治支出高达数百亿美元。

大多数患者和家属“拼命抓住各种偏方新药”,结果往往落入“钱花了,人受罪”的轮回。这些反复治而不愈的慢性问题,如果“为了治愈强停药/频繁换药”,反倒可能加速病情恶化。

实际数据让人警醒。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一项针对慢性肝病的统计显示,约56%的超支患者因病急乱投医,导致病情耽误且家庭负担大增。在临床中,不乏有人被“高价疗法”吸干积蓄,甚至债台高筑。



尤其需要警惕那些所谓的“祖传秘方”“进口特效药”“全愈疗法”。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不完全统计,2022年冒用治疗慢病名义的虚假医疗广告案件同比增长近30%。一旦误入陷阱,不仅浪费钱财,轻则耽误治疗,重者还会引发二次伤害乃至死亡。

更严重的,是错把“治愈论”与现实混淆,放弃了常规规范管理,逆反治疗方案,结果换来并发症甚至生命危险。比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盲目追求“彻底好”的执念。

对于以上八类“治不好”的疾病,明智之选是科学管理与规范治疗,而不是折腾“包治根”的小路子。三点建议,帮你走出“倾家荡产又回到原点”的困局:

坚持规范正规治疗。无论是高血压、糖尿病还是各类慢性炎症,都应该在正规医院、循证医学方案下长期随访,信守医生建议,按时复查,依赖科学管理而非“灵丹妙药”。



调整心态,理性面对慢病。正确认识“治不好≠丧失希望”,80%以上慢性病人经过科学干预,生活质量与常人无异。不妨把“根治”的挫败感转化为“慢病管理的主人翁心态”。

防止误信夸大宣传和高价无效疗法。遇到宣称“彻底断根、包治包愈”的医疗产品和广告,要先冷静,不要贸然接受。怀疑就医须多渠道查证,可以到当地正规医院咨询第二意见。

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慢性非治愈性疾病的管理,均衡饮食、规律锻炼、保持适宜体重、戒烟限酒,比不断折腾更能造福健康。每一项长期坚持,都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两大利空!全球股市大跳水,A股超4100家下跌,AI泡沫带崩全球?

突发两大利空!全球股市大跳水,A股超4100家下跌,AI泡沫带崩全球?

看财经show
2025-11-18 17:09:18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任南京市代市长

澎湃新闻
2025-11-18 18:16:27
全运会男团1/4决赛巅峰一战!樊振东苦战5局:3-2险胜梁靖崑!

全运会男团1/4决赛巅峰一战!樊振东苦战5局:3-2险胜梁靖崑!

齐帅
2025-11-18 12:18:46
美网炸裂,爱泼斯坦邮件公布,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X,还有照片

美网炸裂,爱泼斯坦邮件公布,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X,还有照片

社会酱
2025-11-18 17:07:49
紫牛问政|智能燃气表自身耗电费用,该谁买单?南京市民起诉港华燃气案开庭

紫牛问政|智能燃气表自身耗电费用,该谁买单?南京市民起诉港华燃气案开庭

扬子晚报
2025-11-18 12:06:53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中国三天实弹演习,外资开始撤离日本?高市派人访华,想体面认输

中国三天实弹演习,外资开始撤离日本?高市派人访华,想体面认输

时时有聊
2025-11-18 09:25:02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为什么三体火了之后,几乎所有的星际航行剧都在中国遭受嘲讽?

为什么三体火了之后,几乎所有的星际航行剧都在中国遭受嘲讽?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8 00:20:04
知名连锁超市未开封鸡蛋面现大量黑色活虫!顾客:太恶心!涉事门店回应

知名连锁超市未开封鸡蛋面现大量黑色活虫!顾客:太恶心!涉事门店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7 17:18:56
爆大冷!女团半决赛对阵出炉,卫冕冠军被淘汰,孙颖莎连剃光头

爆大冷!女团半决赛对阵出炉,卫冕冠军被淘汰,孙颖莎连剃光头

知轩体育
2025-11-18 15:08:04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新京报
2025-11-18 16:23:55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财联社
2025-11-18 14:34:09
联合国回应高市早苗言论

联合国回应高市早苗言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4:17:06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广东模特冠军诞生!你还敢嘲笑辽宁吗?

麦杰逊
2025-11-18 11:33:20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7 14:37:37
云南省委原常委,19年间受贿超1亿!贪图享乐、道德败坏

云南省委原常委,19年间受贿超1亿!贪图享乐、道德败坏

上观新闻
2025-11-18 17:58:04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突然走红,深圳也有!有人吃完直接烧到39℃进ICU!

深圳晚报
2025-11-18 16:25:39
3-0!王曼昱大获全胜:国乒世界第四败北,全运会女单冠军太强势

3-0!王曼昱大获全胜:国乒世界第四败北,全运会女单冠军太强势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18 11:06:09
2025-11-18 20:03:00
话史官1
话史官1
执笔话尽历史,品人生百味。
1359文章数 1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论区老师“拗柴”与中考体育满分之间的逻辑必然性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数码要闻

天马全球首发真610Hz无极电竞屏,还有108英寸4K巨幕Micro LED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