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阅兵结束这才短短一周的工夫,中国防长接到太平洋那头打过来的热线电话,新晋美国战争部长秒变“和平使者”,一改往日鹰牌作风,大谈特谈“中美和平”。
我突然发现,刚被川普任命为“战争部长”的五角大楼掌门人皮特·赫格塞斯还挺有喜剧表演天赋的。据路透社报道,9月10日,应美方请求,中国防长董军与美国战长赫格塞斯进行了自川普二次上台以来的首次中美防长级视频通话。
![]()
在这次通话中,我方立场鲜明,开门见山。董军防长直接将台海问题和南海问题这两个事关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摆上台面,强调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警告任何外部干涉和“以台制华”的图谋都注定失败。同时,董军防长也明确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域外国家在南海煽风点火。
面对我们这边划出的清晰红线,在美国舆论场上向来以鹰派面目示人的赫格塞斯一改往日作风,其谈吐和脸色竟出人意料地温和。根据五角大楼事后发布的声明,赫格塞斯在通话中明确强调,“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也“不寻求改变或遏制中国”。他虽然重申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大利益”,也强调美方将“坚决维护这些利益”,但有关言论的核心基调仍以“倡导中美和平”为主。
![]()
这一点可不是我脑补出来的,就连路透社都察觉到了赫格塞斯的不对劲,因为他们给这篇报道起的标题就叫《赫格塞斯在上任后的首次(防长级)通话中就告知中国:美国并不寻求对华发生冲突》
好嘛,知道的知道你赫格塞斯是才去给准备入侵委内瑞拉的美军部队打完鸡血的战争部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想要和川普争夺诺贝尔炸药奖的和平使者呢。前倨而后恭,令人思之发笑。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呢?只要是对赫格塞斯平时的涉华言论有所了解的同志和朋友,我想应该都知道,他之前在中国问题上和我们说话的口气可不是这样的。不要说什么虚情假意的“美国不寻求对华发生冲突”了,他甚至恨不得直接把“美国将全力应对‘中国威胁’”这话刻在自个儿的脑门上。
![]()
今年3月,一份被泄露的五角大楼内部秘密备忘录震惊了世界。这份由赫格塞斯签署、深受保守派智库“传统基金会”影响的《临时国防战略指南》,毫不掩饰地将中国定义为美国“唯一的步调威胁”(sole pacing threat),并妄图将阻止我们在非常情况下通过武力手段完成祖国统一,还将这个议程设定为美国国防部“唯一的步调情景”(sole pacing scenario)。
《指南》明确指出,为了集中资源应对中国,五角大楼将在欧洲等其他战区“承担风险”,并强力施压盟友承担更多的防务开支。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川普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全部军事战略重心转向印太地区,一切以遏制中国为核心。而赫格塞斯的言论也与此高度一致。
5月底,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赫格塞斯发表了自他上任以来最为强硬的对华演说。他毫不讳言地警告:“来自中国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可能是迫在眉睫的。”
赫格塞斯在香会大肆炒作老掉牙的“中国威胁论”,并揪着这个话头吓唬美国的亚洲盟友,比如日韩,敦促它们效仿北约成员国,将国防开支提升至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以共同应对中国个这个“比俄罗斯更强大的威胁”。
赫格塞斯这番公开施压盟友、渲染战争气氛的言论,在当时就引来了我方的严厉驳斥,称其充满了挑衅和煽动,并直指美国才是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麻烦制造者。
从3月的战略文件到5月的公开演讲,赫格塞斯以及他所代表的五角大楼,向世界呈现出来的,俨然是一副铁了心要与我们顽抗到底的强硬姿态。
然而,当时间来到9月之后,华盛顿内部却悄然刮起了另一股旋风。尤其是在九三大阅兵结束后,五角大楼的政策风向开始出现微妙调整。新的战略规划显示,美国有意将本国的国防重心将从“应对中国威胁”转向“优先考虑本土威胁”。
这一转变的核心逻辑是,美国应当从海外的军事承诺中抽身,将更多资源用于巩固本土防御。主导这一战略调整的,是五角大楼的政策负责人、一位在川普首个任期内就扮演关键角色的鹰派人物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他与其他持“孤立主义”倾向的官员一道,推动美国进行战略收缩。
换个我们中国人都熟悉的说法,就是“攘外必先安内”,抑或“我事情多,要把精力放在对付美国国内的刁民、逆民还有非法移民上面”。
玩笑归玩笑,美国这种“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转向,虽然看似与此前将中国视为“唯一威胁”的说法相矛盾,但其内在逻辑仍然是一致的,说到底还是为川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原则而服务的。无论是要求盟友增加军费,还是从海外撤军,本质上都是为了减轻美国的全球负担而已。但恰恰是这种战略上的摇摆和调整,为赫格塞斯后来的态度转变埋下了伏笔。
于是乎,就有了我们前面看到的,赫格塞斯在跨洋通话中对各种有可能惹中国不爽的话题闭口不谈,张嘴就是“中美友好”,就是“美国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
这话从赫格塞斯嘴里说出来就够幽默的了,再一联想到此时距离九三大阅兵才刚过去一周,他从美国防长变成美国战长还不到一周,幽默指数更加翻了一翻不止。
![]()
为什么赫格塞斯的对华态度,会在一通电话之后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除了九三大阅兵这个连傻子都能看出来的主要因素之外,这背后其实还有着中美两国更高层级的战略考量。
在中美防长通话后不久,中国外长王毅也应约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了电话。如此密集的高层互动,在川普重返白宫之后尚属首次。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了同一个即将到来的重大外交活动——即将于年底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
外界普遍猜测,中美两国元首极有可能利用此次峰会,举行川普上任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无论是韩国方面积极邀请川普与会并得到其积极回应,还是中方释放的参会信号,种种信号无不表明,双方正在为这次重要的元首外交进行着前期准备。
再这样的大背景下,中美防长和外长的密集通话,其核心目的就是为可能到来的中美元首会晤进行“清障”和“铺路”。双方都需要通过坦诚甚至尖锐的沟通,摸清对方的底线,管控最敏感的军事和外交风险,从而为最高领导人的会晤创造一个相对稳定、可控的氛围。
因此,赫格塞斯之所以在通话中大谈“中美和平”,这不是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川普政府在经过内部权衡后,为实现更高层级外交目标所采取的策略性调整。我们在通话中亮明底线,实际上也是在为这次可能的会晤设定前提:你们美国人想见面可以,但所有问题都必须在尊重中国核心利益的基础上谈。
![]()
从这个角度看,赫格塞斯的“前倨后恭”不仅不令人意外,反而是中美关系在当前复杂局势下,寻求微妙平衡的一种必然表现。美方的态度转变,从来不是出于道义或善意,而是基于实力的权衡和利益的算计。我们在九三大阅兵亮出了肌肉,他们的战争部长就换上了和善的语气。
![]()
说到底,帝国主义的逻辑从未改变:能欺则欺,不能欺则谈;压得住就嚣张,压不住就握手。所谓“和平”,只不过是实力威慑下的暂时妥协。
但这套把戏我们老早看透了。美帝国主义是什么嘴里,一场抗美援朝下来我们已经领教够了。所有才有了如今的淡定从容、立场清晰:你要谈,我们不回避;你要斗,我们更不畏惧。
中美这场大棋,从来都不由华盛顿单方面定调。我们有信心,更有实力,让每一次对话——哪怕对方是战争部长——都不得不按我们的节拍,走我们划的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