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忠县:守护群众“脚下的安全”
重庆忠县:守护群众“脚下的安全”
( 2025-11-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各地
近日,重庆忠县忠州街道乐天路社区内传来电钻与混凝土碰撞的嗡鸣声。环卫工人老张单膝跪地,在小区化粪池的井壁上打孔安装膨胀螺栓,不一会儿,一张白色防坠网稳稳地挂上了井口。
“别看这张网薄,可结实了,能承重400斤。”老张用力踩了踩刚装好的防坠网,网格在脚下微微下陷却纹丝不动。随后,他重新盖上窨井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笑着说:“加上双重防护,这下就安全多了。”
这幕场景,是忠县城区化粪池安全改造的一个缩影,也是这座城市守护群众“脚下安全”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在大桥路17号院,一场化粪池确权挂牌仪式正在进行。县环卫中心工作人员为化粪池安装上崭新的标识牌,牌上详细标注了产权信息、责任单位和举报电话。
“这个困扰我们十多年的‘三无’化粪池,今天终于有了‘监护人’。”社区书记申向阳指着标识牌说。
过去,一旦化粪池出现问题,居民往往要打七八个电话才能找到负责单位。如今,只需扫描标识牌上的二维码,就能实时查看责任单位和维修进度。
在确权基础上,忠县住建委建立了“发现问题—平台派遣—现场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每个化粪池“有人管、能修好、管得久”。
今年以来,忠县创新推行化粪池“一池一档一证”管理制度,为每一座化粪池建立电子档案,办理“身份证”,实现735个城市化粪池责任主体全覆盖。
为何忠县要在化粪池管理上“大动干戈”?
去年夏天,白桥溪社区一名居民因井盖松动不慎坠入化粪池,虽然最终化险为夷,却为城市安全敲响了警钟。此前相关部门调查发现,除环卫部门直管的化粪池外,城区内仍有大量化粪池长期处于管理真空状态,尤其是无大修基金、无物业管理、无业主委员会的“三无”小区,化粪池安全隐患突出。
“从一张防坠网到一本确权证,是城市治理从粗放走向精细的体现。”忠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当每个井盖都有人负责、每座化粪池都有‘电子身份证’,城市安全的防护网才能真正织密。”
在确权管理的同时,忠县同步推进化粪池物理防护改造工程。按照计划,全县将为2000个化粪池窨井加装防坠网,形成制度与设施“双保险”。
这些防坠网采用高强度聚乙烯材料制成,通过不锈钢挂钩牢牢固定在井壁,防潮耐腐蚀、承重力强,可有效防止井盖破损或意外坠落带来的安全风险。
截至目前,忠县已完成600余个窨井的防坠网安装。从“确权挂牌”到“加装防坠网”,忠县以制度创新与工程改造“双线并进”,让群众出行更安心。 (本报记者赵佳乐)(赵佳乐)
责任编辑:小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