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去医院时千万别做这几种检查,不仅没有好处,还会产生这些影响

0
分享至



"王阿姨,今年刚满55岁,最近总觉得自己身体有些小毛病。

每次去医院,她都会主动要求医生‘多做几项检查’,以为‘多查才放心’。上周她又一次满怀担忧地进了体检中心,结果看到一份长长的检查建议单,心里踏实没多久,却发现很多项目根本不知道有啥用。

同伴在一边提醒:“有些检查,做多了反而不好!”王阿姨一愣,心生疑惑:不是越多越好吗?但第二天,她和老伴聚会时,李叔叔却因为做了一项用不上的特殊筛查,不仅多花了好几百,还白白受了一番辐射。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也在想——去医院,有些检查真的能不做就不做吗?是不是查得越细致越健康?

事实上,大量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在常规体检和就诊时,“过度检查”现象正越来越普遍。背后不仅是信息不对称,一些无谓的检查,很可能带来经济、身体“双重负担”。那些“查无实用意义”的项目,究竟有多大危害?哪些常见误区你容易踩中?

你是否曾有这样的经历:医生一开口,一长串化验单、影像单拿在手,感觉做了才安心?

但权威医学共识早已指出,检查与诊治要“因人而异、按需而查”——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一项调查发现,中老年人在非必要情况下进行多项筛查的比例高达38%,而其中20%以上的特殊检查并未真正改变诊疗结论。



比如,PET-CT这种昂贵高精尖设备,并非普通人群体检必需品。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指导建议也强调,放射性检查(如CT、X射线)在无相关症状、医生不建议的情况下,频繁执行是不推荐的,过度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有些血液筛查、基因检测,虽然听上去高大上,但实际仅限特定家族遗传病、高危人群。滥用不仅没有帮助,还可能引发假阳性焦虑,陷入“反复复查、盲目治疗”的循环。

首先要提醒,过度体检真正的负面影响,往往被大家低估了。归纳权威研究与临床数据,频繁做不必要的检查,带来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部分影像检查涉及较高的辐射剂量,如一次CT相当于200次普通胸片,有研究发现,频繁短期重复检查可导致放射性累积风险上升约18%,影响机体细胞健康,尤其中老年人本身体质较弱,长期下去增加癌症发生概率。

心理负担升高

“假阳性”问题常困扰着体检者。例如,早筛项目检测“异常”,但其实无病。医学数据显示,在某三甲医院针对普通人群的肿瘤标志物检查中,出现“无真实疾病阳性结果”的比例高达22.4%。这样的“错误警报”,往往让人焦虑失眠,反复奔波复查,经济负担也倍增。

经济损失与时间浪费

很多自费项目价格不菲,如部分基因检测、PET-CT或全身无指征MRI,每项动辄数百上千元,却极少对健康结局产生实际作用。数据显示,超过35%的受访者因“套餐推荐”被动接受非必要检查,年均增加医疗支出1950元以上。更有不少人因此请假、奔波,白白浪费时间精力。

医疗资源被挤占

无必要的重复查验,会占用医院设备和人力资源,有研究指出,大型城市医疗系统中约有15%的机器使用时间被“无指征体检”占去,影响需要真正诊治的危重患者就医机会。



那么,普通人如何辨别哪些项目该查,哪些可省?中华医学会健康体检学分会等权威建议,中老年人在接受检查时应重点做到:

主动与医生沟通,遵循“有症状查、有家族史查”原则

不是越齐全越好,应结合既往病史、症状做个性化选择。如无特殊遗传背景,不必定期做基因筛查;没有呼吸道慢性病史,胸部CT无需每年都做。

理解高危人群筛查范围,按需定制

如长期抽烟、家族有肿瘤史,筛查胸部肿瘤有意义;否则不建议常规PET-CT。妇女乳腺癌筛查也要结合年龄、风险分层,避免过早、过频开启。

拒绝“花哨套餐”,警惕推销式增项

不盲目追求体检套餐齐全,应结合病情,反复出现的“升级检测”谨慎对待。常规项目如血压、血脂、血糖、基础肝肾和B超即可覆盖大部分健康监测需求。



按医生建议复查,不自行“加码”

自查无依据的肿瘤标志物、全身功能检测多为“商业性筛查”,被世界权威机构多次提醒低值甚至干扰诊疗。如被查出异常,应冷静评估专业医生建议。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沧海旅行家
2025-11-18 12:52:41
亚洲杯预选赛:0-1,人口第一大国队遭世界第183掀翻,5轮0胜垫底

亚洲杯预选赛:0-1,人口第一大国队遭世界第183掀翻,5轮0胜垫底

侧身凌空斩
2025-11-18 23:59:03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你的盗版Windows,可能一夜之间“失效”了!微软正式封杀KMS38,“白嫖时代”或将走向终点

你的盗版Windows,可能一夜之间“失效”了!微软正式封杀KMS38,“白嫖时代”或将走向终点

CSDN
2025-11-17 18:22:48
女生因王者充值到“贵7”,贫困生资格被取消!穷人不配娱乐吗?

女生因王者充值到“贵7”,贫困生资格被取消!穷人不配娱乐吗?

易会科普
2025-11-14 13:08:22
骗婚女子请演员扮父母、买假金条假存款单,受审仍不悔罪:不退赃不要谅解

骗婚女子请演员扮父母、买假金条假存款单,受审仍不悔罪:不退赃不要谅解

上游新闻
2025-11-18 21:13:06
上岗了!广东功勋球员完成身份转变 未来或接班杜锋

上岗了!广东功勋球员完成身份转变 未来或接班杜锋

胖子喷球
2025-11-18 16:41:54
不满,勇士队主教练科尔抨击金州勇士队赛季初的赛程安排

不满,勇士队主教练科尔抨击金州勇士队赛季初的赛程安排

好火子
2025-11-19 05:38:57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40分+18板+10助+9帽!联盟第1!文班亚马伤停数周,DPOY有悬念了

世界体育圈
2025-11-18 16:47:16
黄坤明到深圳接待来访群众

黄坤明到深圳接待来访群众

政知新媒体
2025-11-18 07:37:48
崂山坠崖的网红大叔走了!多人多次好意提示安全,招来的却是回怼

崂山坠崖的网红大叔走了!多人多次好意提示安全,招来的却是回怼

火山诗话
2025-11-18 07:50:09
王楚钦被牵扯!央视揭露令人震惊的“隐私链条”真相!

王楚钦被牵扯!央视揭露令人震惊的“隐私链条”真相!

舞指飞扬
2025-11-18 09:10:27
小孩到底几岁才有正常审美?网友:这些小朋友上辈子过得不好!

小孩到底几岁才有正常审美?网友:这些小朋友上辈子过得不好!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6 00:05:03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

向华为全额支付115亿,买下10%股份!2600亿的老牌车企,正式狂飙

毒sir财经
2025-11-18 23:26:58
雷佳音西班牙度假被偶遇,在马德里投资买房,快1年没拍戏好悠闲

雷佳音西班牙度假被偶遇,在马德里投资买房,快1年没拍戏好悠闲

心静物娱
2025-11-18 11:12:57
库里场上爆发背后的秘密,竟让人无法相信!

库里场上爆发背后的秘密,竟让人无法相信!

球哥评球
2025-11-19 07:45:10
夺冠庆典因樊振东取消?杨毅再爆料:老说要打击饭圈,那谁才是最大的粉头?

夺冠庆典因樊振东取消?杨毅再爆料:老说要打击饭圈,那谁才是最大的粉头?

海阔山遥YAO
2025-11-19 03:14:48
小客车在湛江高速追尾货车致8死4伤,事故调查报告:非法营运野蛮生长

小客车在湛江高速追尾货车致8死4伤,事故调查报告:非法营运野蛮生长

澎湃新闻
2025-11-18 20:28:28
辽宁男篮官宣韩德君王者归来,四大外援就位,目标总冠军

辽宁男篮官宣韩德君王者归来,四大外援就位,目标总冠军

无意争春
2025-11-19 07:23:05
香港波音货机坠海调查初步报告公布!偏离跑道后启用反推装置

香港波音货机坠海调查初步报告公布!偏离跑道后启用反推装置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23:22:18
2025-11-19 08:27:00
原来仙女不讲理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4年来个机遇暴富
1516文章数 4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女生借款13万被恶意垒高至1260万 抵押950万房产还债

头条要闻

女生借款13万被恶意垒高至1260万 抵押950万房产还债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亲子
时尚
本地

旅游要闻

打造“不打烊”的博物馆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亲子要闻

规律跑步训练的孩子更少感冒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