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被香客的鞋底磨得发亮,香炉里的灰积了厚厚一层,香火气混着松木香在檐角打转 —— 这本是菩萨低眉、罗汉含笑的清净地,偏被人间的欲望填得满满当当。穿红裙的姑娘对着观音像合十,睫毛上还挂着泪,求的是那个转身离去的人能回头;戴眼镜的年轻人蹲在蒲团边,手里捏着皱巴巴的简历,问的是下个月的面试能不能过;白发老人颤巍巍地往功德箱塞零钱,嘴里念叨着孙儿的咳嗽还没好,求菩萨多照看。连墙根下晒太阳的猫都见怪不怪,看惯了人们举着三炷香,把柴米油盐、爱恨嗔痴全倒给沉默的佛像。
和尚敲着木鱼走过,袈裟扫过石阶的青苔,有人追上去问 “职场里被挤兑该怎么办”,他只合掌说 “阿弥陀佛”;药铺在巷口飘着当归味,却总有人对着佛像磕破额头,求一身无病无灾;功德箱里的硬币叮当作响,投币的人闭眼许愿时,心里算的是 “这几块钱的香,能不能换明年的升职加薪”。菩萨的衣袂在烟雾里轻轻晃动,听了千年的祈愿,多是这样的 —— 把寺庙当成了便利店,想顺手牵走平安、财富、姻缘,仿佛佛前的蒲团是收银台,香火钱是购物券。
可谁又能说,这香烧得没意义?
那尊被香火熏得发黑的佛像,说到底是人心立起来的标杆。你对着它弯腰的瞬间,其实是在敬畏自己心里的 “规矩”—— 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欲念该收敛;你把 “求发财” 三个字说给佛像听,其实是在跟自己坦白 “我太需要安稳了”;你哭着求 “别让他走”,不过是借着菩萨的耳朵,承认 “我舍不得”。那些在人前说不出口的软弱、不敢承认的贪婪、羞于启齿的恐惧,在香炉的烟雾里终于能松口气,变成一句 “求菩萨保佑”。
香火烧到尽头时,灰烬落在石阶上,像谁没说出口的心事。离开的人多半知道,菩萨不会真的递来姻缘线、装满钱的钱包,可走出庙门时,脚步总比进来时轻了些。因为那尊沉默的佛像,终究是接住了他所有没说出口的话 —— 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你知道它照不亮前路,却还是想对着它,把心里的黑暗摊开晾一晾。
寺庙的意义,或许从不在 “灵验” 二字。它只是给了众生一个借口,让那些被世俗压得喘不过气的人,能有个地方,对着一尊不会说话的神,好好跟自己说说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