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四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到来之际,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夏永富就慢阻肺的防治知识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介绍,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公众应提高对早期症状的识别和预防意识。
![]()
夏永富称,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俗称慢性支气管炎,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演变为肺气肿,最终形成慢阻肺。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0到20年时间,且疾病不可逆转,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呼吸衰竭甚至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
早期识别慢阻肺尤为关键。夏永富提醒,如果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尤其在冬季受凉后反复发作,或伴有活动后胸闷、气短等症状,就应警惕慢阻肺的可能。这些症状若每年持续出现,且呈进行性加重,往往是疾病早期的信号,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查。
在谈到高危人群时,夏永富称,年龄在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及长期吸烟或处于粉尘、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是慢阻肺的高发群体。如果这类人群出现持续性咳嗽或活动后气促,应高度怀疑慢阻肺,并积极进行筛查。
预防慢阻肺的发生,首要措施是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可使20%至30%的高危人群避免患病。此外,适度运动也是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即使已有早期症状,通过坚持跑步、深呼吸、打太极拳等锻炼,可以有效延长病程,改善肺功能,从而推迟疾病进展数十年。”夏永富介绍。
在饮食方面,夏永富建议采用高热量、高能量饮食。由于慢阻肺属于高消耗性疾病,患者能量需求较常人更高,适当增加牛肉、鸡肉、鱼肉等食物的摄入,有助于维持体重和体能,防止营养不良导致的病情恶化。
慢阻肺虽不可治愈,但通过戒烟、科学运动和合理饮食,可以延缓其发展进程,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夏永富呼吁公众重视呼吸道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通讯员 郭枫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