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11月18日讯近年来,济南职业学院深耕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以“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为核心抓手,将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中国产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构建起特色鲜明的“14322”双元制人才培养体系。2025年11月,学院成功举办双元制项目企业宣讲系列活动,通过学长分享、企业宣讲、实地参观等多元形式,帮助2025级新生直观理解“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的培养模式,搭建起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衔接桥梁,成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质量就业的生动实践。
十四年深耕,构建“14322”中国特色学徒制济职范式
2011年,济南职业学院积极响应企业诉求,率先开启与德国企业及德国行会的合作,正式启动双元制项目。历经十四年探索,项目团队打破中外教育理念壁垒,紧密结合本土高端制造、智能装备等产业需求,创新构建以“一观引领、四方联动、三方共建、双委共诊、双元育人”为核心的“14322”中国特色学徒制济职范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联动政府、学校、企业、行会四方资源,行企校三方共建实训基地、课程体系与评价标准,组建考试委员会与技能支持委员会开展教学诊断和质量评价,最终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的双元融合。
截至2025年,该项目已与中国、德国、英国等7个国家、10大产业的45家行业龙头或隐形冠军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企业之所以持续投入双元制项目,正是看中了其能够精准定制人才、降低招聘与培训成本,并有效实现技术传承与人才储备的独特价值。十二年间,项目累计为济南高端制造、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等行业输送700余名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在校期间即接受企业真实岗位的系统化训练,表现出“上手快、技能硬、适配度高”的突出特点,深受企业认可。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因出色的岗位适应能力被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毕业后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这不仅体现了项目“培养即就业、毕业即上岗”的育人目标,也印证了双元制模式在为企业打造忠诚度高、文化认同感强的核心员工方面的显著优势。
这一切成果的基石,正是项目始终锚定企业需求,坚守的“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理念。“不同于传统职业教育模式,我们的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有了‘双重身份’——既是济南职业学院的学生,也是合作企业的准学徒。”学院双元制项目负责人介绍道。新生入学经过双向选拔后,即与合作企业签订学徒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从课程设置到实训安排均围绕岗位需求展开。“这意味着学生不用等到毕业再找工作,入学时就已经‘锁定’就业岗位,学习目标更明确,就业保障更坚实。”
学长领航,亲身诠释“入学即入职”成长路径
2025年11月3日晚,济南职业学院风华堂内气氛热烈,2025级中德技术系新生齐聚一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学长分享会”拉开了企业宣讲系列活动的序幕。两位特殊的嘉宾——中德双元制项目首届(2011级)费斯托学徒代表吴向波、王稹稹,带着职场成长经验重返校园,用亲身经历为新生解读“入学即入职”背后的成长密码。
吴向波分享了“企业6周+学校4周”的工学交替模式带来的收获:“在学校学的是理论基础,到企业里师傅手把手教我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6周时间能掌握至少3项核心操作技能,这种实践体验远比单纯课堂学习更深刻”。毕业后,他凭借学徒期间积累的扎实经验,顺利通过企业考核,2018、2023两年被评为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业务之星,带领团队通过技术升级每年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上百万元。王稹稹则聚焦“双重身份”带来的优势:“作为学生,我们能享受学校的师资和学习资源;作为准学徒,企业会为我们购买医疗保险,提供实习补贴,还会规划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现已成为费斯托的技术骨干的他坦言:“选择双元制,就是选择了一条‘边学边干、边干边成长’的快读通道,只要跟着节奏走,毕业时会比同龄人多出数年宝贵的企业实践经验。”
![]()
![]()
两位学长的分享引发新生强烈共鸣,分享会现场互动踊跃。“学长,企业对学徒的成绩有要求吗”“工学交替时如果跟不上企业节奏怎么办?”面对新生的疑问,吴向波耐心解答:“企业更看重学习态度和动手能力,成绩不是唯一标准,但学校的理论课要学好,这是实践的基础;至于跟不上,企业会安排专属导师,学校老师也会跟踪指导,不用担心掉队。”这场分享会不仅让新生对“招生即招工”有了直观认识,更有效化解了他们对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顾虑。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名企集结,现场亮出“入职即保障”招贤榜
如果说学长分享是“软引导”,那么紧随其后的两场企业宣讲会就是“硬展示”。2025年11月6日、13日下午,费斯托、泰科电子、马勒、海乐香辛料、斯蒂尔、利洁时、科乐收、蓝月亮等八家合作企业先后登台,用详实的岗位介绍、清晰的福利保障、明确的发展路径,向2025级新生亮出“招工清单”,让“入学即入职”的承诺变得具体可感。
11月6日下午,首场宣讲会率先开启,费斯托、泰科电子、马勒、海乐香辛料四家企业代表先后上台。费斯托作为项目合作时间最长的企业之一,此次由招聘经理、双元制培训经理及学徒代表共同组成“宣讲团”。“我们为学徒提供‘技术+管理’双发展路径,技术方向可从学徒成长为技术员、工程师,管理方向可晋升为班组主管、车间主任”费斯托双元制培训经理介绍。企业为学徒提供实习补贴,缴纳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险,“更重要的是,学徒通过德国行会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后,可获得国际认可的德国职业资格证书。”
![]()
泰科电子、马勒、海乐的宣讲同样亮点十足,从定制化的培训课程、完善的职业发展路径、包容开放的公司文化、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等方面展示了企业的优势。
![]()
![]()
![]()
11月13日下午,斯蒂尔、科乐收、蓝月亮、利洁时四家企业接力宣讲。斯蒂尔是双元制项目的创始企业之一,自2011年以来,学徒毕业后全部定岗于技术部门;科乐收介绍了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双元制学徒项目情况,展示了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培训资源和机会;蓝月亮介绍了企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体系,并讲解了学生们关心的岗位及薪资福利待遇问题;利洁时则结合自身快消品行业特点,详细讲解了双元制学徒的培养计划和职业发展路径。
![]()
![]()
![]()
![]()
宣讲会后,新生们围绕“岗位转正率”“证书考试难度”“学徒选拔标准”等问题与企业代表深入沟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与对学徒培养的重视,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学生当场表示“想报名这家企业”。
系统推进,确保“招生即招工”落地见效
宣讲仅是开端。为系统性推进“招生即招工”流程,学院后续规划了企业实地参访和学徒选拔环节。通过组织学生亲临费斯托等企业的培训中心,零距离感受工作环境与企业文化,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随后,学校将联合企业启动意向报名与选拔工作,通过笔试(侧重专业基础)与面试(侧重动手能力与职业素养)相结合的方式,最终确定签约学徒名单。
“我们希望通过‘分享-宣讲-参访-选拔’的完整流程,让新生从‘了解’到‘信任’,再到‘选择’,最终实现‘入学即签约’。”中德技术系刘主任表示,双元制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于“校企协同、供需匹配”,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学生入学就锁定岗位,企业提前储备人才,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
![]()
从2011年的初步探索,到如今成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典范;从首届仅合作5家德国企业,到如今覆盖7国45家名企;从每年输送数十人,到累计培养700余名技术人才——济南职业学院双元制项目的发展历程,正是“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此次企业宣讲系列活动,不仅为2025级新生打开了通往高质量就业的大门,也充分展现了学院在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责任担当。
面向未来,济南职业学院将继续深化双元制教育改革,拓展优质企业合作资源,优化“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让“招生即招工”的特色更鲜明、成效更显著,为高端制造与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输送更多“懂技术、能动手、留得住”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济职经验”。
编辑:石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