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春末的上海,华灯初上,上海电影制片厂换班的汽笛声在黄浦江边回荡。厂里几乎所有同龄的男演员都已成家立业,唯有40岁的孙道临依旧只身一人。剧务科的师傅悄声打趣:“老孙要是再不结婚,估计戏里连‘爸爸’的角色都不好接了。”周围人笑成一团,孙道临却只是敛眉,转身进了排练厅。
![]()
在许多影迷印象里,孙道临的冷峻气质天生带着一点“拒人千里”的味道。事实上,他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外文系,酷爱桂河畔那股书卷气。投身影坛后,女影迷蜂拥而至,本以为桃花运挡都挡不住,却没想到他对感情始终慎之又慎。原因不复杂:一来拍戏奔波,二来他把演员的分量看得过重,担心儿女情长会消耗那股对镜头的炽热。
进入1960年代,国家提倡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孙道临主动申请调研下乡,拍《早春二月》时甚至坚持和摄制组同吃同住,每天只拿三角钱的补助。有意思的是,正是在一次下乡归来的夜里,他突然对好友黄宗江吐露,“我想成家了,帮个忙?”黄宗江愣了足足五秒,随即哈哈大笑:“这可比你拍蒙太奇还难!”
第二天一早,黄宗江与妹妹黄宗英各自踩着自行车满城找合适人选。转了一圈,所有能想起来的姑娘都已嫁作人妇。正犯愁时,黄宗江想起越剧团里那位“林妹妹”王文娟——台上轻盈婉转,台下腼腆安静,关键是尚未许人。他立刻折回影厂,把这一线希望讲给孙道临听。孙道临点点头,嘴角浮出罕见的笑意。
![]()
王文娟比孙道临小五岁,师从“越剧皇后”徐玉兰,是越剧王派的奠基者。1954年,她凭《西厢记》一战成名;1961年底,拍摄越剧电影《红楼梦》,她饰演林黛玉,唱腔婉转,举手投足惹人心酸。同事说她“事业心浓得像老酒”,媒婆提亲一律被她婉拒。如此两人,一位怕耽误创作,一位怕凑合,一拍即合却又步步谨慎。
第一次见面安排在华山路一家老咖啡馆。黄宗江故作轻松,端着一杯黑咖啡离开座位,把空间让给主角。窗外梧桐沙沙作响,屋内两个人从《黑白电影的长镜头》聊到魏晋诗词,火候刚刚好。临别前,孙道临礼貌相送。街角昏黄路灯下,王文娟轻声道:“排练要紧,明晚见?”短短一句,算是应允。
![]()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都在忙——一个拍片,一个排戏,却总能抽出零碎时间。孙道临拍外景回来,总爱潜伏在剧场后排,看王文娟唱到“花飞花谢花满天”时抬袖拭泪;王文娟隔着化妆镜,也能敏锐捕捉到台下那抹熟悉的剪影。排练间隙,她一次次告诉搭档:“他在,心里就稳。”
感情稳步升级,可婚事却迟迟卡在节点。张瑞芳瞅在眼里,急在心里。1962年春,张瑞芳赴京开会,午后同邓颖超谈及此事。邓颖超莞尔一笑,随即将话题带给周恩来。周总理放下文件,对张瑞芳说了一句:“为了有情人终成眷属,你们多做点工作嘛!”语气不高,却格外郑重。
“总理都发话了,还磨蹭什么?”张瑞芳返沪后,联合黄宗江几乎天天做思想工作。孙道临其实早有主意,只担心王文娟正在拍“黛玉焚稿”重场戏,情绪不宜波动。导演桑弧听说两人想成婚,略带忧虑:“黛玉还没哭够,演员可不能提前幸福。”众人面面相觑,无奈点头。
![]()
7月1日深夜,《红楼梦》剧组拍完焚稿一场,王文娟卸妆出来,泪痕犹在。孙道临递过一杯温水,轻声一句:“明天民政局见?”王文娟沉默两秒,接水点头。第二天,也就是1962年7月2日,上海徐汇区婚姻登记处迎来这对影坛新人。办理完手续,导演果然兑现承诺,批了整整一个月婚假。
婚后生活极为低调。两人约定,不在公共场合谈私事;排练或拍戏,只称“孙老师”“王老师”。偶尔被影迷围住问爱情秘籍,孙道临笑着摇头:“戏比什么都大。”然而,外界对他们的关注并未减少,越剧票房与电影票房一路水涨船高。记者评价:“两位艺术家的结合,让银幕与舞台实现了罕见的交汇。”
![]()
值得一提的是,婚后的孙道临率先提出“夫妻互为编剧顾问”的想法。王文娟在越剧唱词的设计里引入镜头语言,孙道临则在电影对白里注入越剧韵味。1978年复排越剧《祥林嫂》,导演组采用了他的分场建议,使舞台调度更符合观众审美。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那句“多做点工作”,这段姻缘也许还会拖延。话虽夸张,但也无法否认领导重视在当年文艺圈的特殊意义。周总理不仅关注国家大事,对文艺工作者的个人幸福同样关心,这份体恤在今天看来依旧难得。
时光流逝,孙道临与王文娟携手走过数十年,作品遍布银幕与舞台。晚年谈及旧事,王文娟回忆:“要不是当初有人催促,我们两个怕还在原地打圈。”一句朴实话,道出了艺术与生活之间微妙的平衡。婚姻没有影响他们的舞台张力,反而让作品更富温度。
![]()
孙道临去世后,其遗物中保存着当年那张略带褪色的结婚证,封面仍是鲜红。旁人翻到时,不禁感叹:影坛佳话,落在薄薄纸页,却映出了一个年代的温度与质感。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