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抛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荒谬论调,将台海冲突与日本所谓“存亡危机”强行挂钩,甚至暗示可能动用武力介入。这番话迅速引发中方强烈外交反制,亚洲多国也表达担忧,认为中日关系可能正陷入 1972 年邦交正常化以来最危险的临界点。
风暴在加速逼近,台海与中日格局的历史转折,正悄然酝酿。
![]()
一、军国主义猖狂一时!
高市早苗在事后试图轻描淡写将上述言论描述为非官方表态,但实质却是过去十年日本右翼长期蓄力后的一次集中爆发。
高市早苗登上首相位置,绝不是一个偶然突发事件,而是日本政治不断角力演变的阶段性结果。她是安倍晋三路线最彻底的继承者之一,鼓吹修改和平宪法、强化自卫队军力、扩大对外军事参与。作为“日本再军事化铁三角”的核心成员,高市早苗从靖国神社参拜,到否认二战侵略史,再到在台海问题上不断踩线,执政思路非常清晰,就是要借助中国威胁推动日本长期无法跨越的修宪红线。
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每一次向外扩张,都有一套精心包装的安全借口。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是“保卫满蒙”;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的借口是“自卫反击”;
1941年,日本轰炸珍珠港,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借口是对美国封锁日本石油资源的回应。
如今,高市早苗把台湾有事包装成日本有事,从逻辑到叙事,与日本军国主义历次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话术几乎毫无差别。
这应该唤醒周边国家的高度警惕!
二、中方反制升级!
在过去二十年中,中日关系面临冲突时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
日本挑衅、中国抗议、美日一起降调、关系缓和,继续维持在可控范围内。
但是,这一次有本质不同,因为日本露出来侵略的獠牙。
因此,中方采取了近年来最系统化的反制行动:
外交层面,通过罕见的“奉示召见”,显示对日警告级别已经接近顶格;
军事层面,海军编队、海警舰船、东部战区力量、反潜巡逻机密集出击,强硬宣示“一旦日本踏错一步,后果自负”;
经济层面,从旅游、食品、航班,再到贸易供应链,中国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以观后效。
总体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对日本进行深度反制的全方位能力。
日本过去那套挑完衅再谈判的套路,在中美实力对比已经持平的今天,已经彻底无效。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舆论场同步采取攻势,主动揭开日本的历史问题、琉球群岛原住民议题、核污染水风险,成功的打破日本长期构建的“和平国家”话术。
这是中日舆论较量的一个转折点。
在阴戳戳的挑衅之后,日本面临着二十年来最不利的国际舆论。
![]()
三、中日关系的走向!
中日关系为何在此刻出现剧烈震荡?
其实不是一个女人一句挑衅就能做到的,而是三股力量正在共同发挥作用,重塑东亚格局。
首先是日本国内政治撕裂加剧!
高市早苗的激进,是日本极右翼政治路线的必然,但是日本国内并未形成一致的“抗中共识”。
鸠山由纪夫直言:“台湾是中国领土,日本任何介入都会带来灾难。”
野田佳彦也公开批评高市早苗“将日本卷入战争”。
日本商界更是对紧张局势极度不满,尤其是丰田、索尼、半导体制造链,一旦与中国脱钩,日本经济必然遭受重挫。
仅仅是旅游领域反制,日本本年度GDP就可能出现下降!
显然,高市早苗的政治挑衅并非日本的全国共识,而是一场右翼少数派的政治豪赌。
其次,特朗普的态度变化,抽了日本的梯子。
在美日关系上,特朗普非常现实:“亚洲是美国的负担,日本应该付钱。”
福克斯新闻采访特朗普,问及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言论时,特朗普笑言,美国的盟友并非美国的好友盟友占美国便宜比中国还多。
这番言论直接打脸自我陶醉的高市早苗。
美军不愿承担日本挑衅后的后果,这一点在华盛顿非常明确。
日本试图借力美国介入台海,但美国明显没兴趣替日本站台扛雷。
最后一点是最关键的,中日经济结构让战争成本高到难以承受!
2024年中日贸易额高达3180亿美元,日本在华企业超过3.5万家。
日本汽车产业有三分之一市场在中国。
日本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占比近四成。
中国稀土供应占日本总需求九成以上。
高市早苗可以在日本国会拍桌子,日本经济终将承受她装苍老师一时爽的后果。
一次冲动,就是日本的灭顶之灾。
![]()
四、当日本走向冒险主义!
理解今天,必须回头看日本两次典型的军事冒险:1894 年甲午战争与1941 年珍珠港事件。
1894:日本敢于军事冒险,是因为它赌大清不敢反击。
当时中日海军的纸面实力,北洋水师亚洲第一,日本海军刚刚成军不久。
如果以理性判断,日本不应该贸然开战,但这个民族的本性从来不是理性,而是赌命。
日本军部认为大清政治腐朽、决策瘫痪,于是采取极其阴狠的军事行动:直接拦截中国的高升号运兵船,突然攻击。
这一招就是典型的军事冒险主义,吃准你无法立刻回击,那我就先发制人。
结果是东亚进入了五十年的战乱动荡。
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是战略绝望下的疯狂搏命。
日本军部明知道与美国正面对抗必败,但是拖下去面临石油断供,同样必败。
于是他们选择第三条路,先下手为强,赌美国被打疼后愿意谈判。
结果呢?
他们赌输了。
在日本的战略文化中,有一个规律贯穿始终:
明知会输,也敢冒险;明知危险,也敢动手。
今天的日本右翼赌性膨胀,与1930年代日本军部暴走的状态非常类似,内部经济下行,社会充满焦虑,自我定位迷失,对外冒险成为内部危机的出口。
历史正在向东亚发出危险的回声。
![]()
五、危局有转机,但窗口在缩小!
尽管关系跌入谷底,但中日之间仍有三条可能的缓冲线存在。
一是政治变局的窗口。
日本政坛向来风向多变。
如果高市早苗失去支持率,自民党内部可能出现重组;
如果美国在亚太战略上调整力度,日本也会被迫重新校准对华政策。
政治变化可能带来缓和契机。
二是现实利益的束缚。
日本的核心产业链几乎不可能离开中国。
不管高市早苗怎么叫嚷,最后拍板的往往不是政治家,而是日本财阀。
他们不会允许疯子把日本拖向军事冒险。
三是东亚共同议题需要中日合作!
环保、老龄化、气候治理、科技竞争、供应链稳定等,都不是日本能独自解决的问题。
日本如果继续冒险,毁掉的不只是中日关系,还包括整个东亚的经济未来。
高市早苗的挑衅,导致中日政治互信坍塌,两国关系危机管理机制弱化,日本以挑衅换修宪进而拥有核武器的意图公开化。
未来,中日关系可能出现三种变化:
如果日本继续挑衅,中日有可能进入军事对抗状态。
二是日本极右翼在内部与外部压力下被迫踩刹车,中日关系止跌但仍长期紧张。
三是中美关系缓和导致日本战略方向被迫调整,中日迎来新一轮战略缓和。
到底会出现哪种可能性,关键要看中国的反制是否足够让日本吃痛并“记住教训”。
局势仍在变化,风暴正在酝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