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飞驰粒径分析报告需要结合数据表格、图表以及测量条件,重点关注颗粒大小的分布特征和关键参数。以下是逐步解析方法及常见指标的说明:
1. 报告核心组成部分
(1) 数据表格(关键参数)
![]()
(2) 图表类型
体积/数量分布曲线:横轴为粒径,纵轴为百分比,显示不同粒径的占比。
单峰:粒径分布集中。
多峰:可能存在混合样品或团聚(需结合分散方法判断)。
累积分布曲线:横轴为粒径,纵轴为累积百分比(从0%到100%),用于直接读取D10/D50/D90。
2. 飞驰粒径分析报告解读步骤
步骤1:确认测量条件
分散方法(湿法/干法):湿法可能低估团聚颗粒,干法可能因气流破碎颗粒。
折射率设定:激光粒度仪需输入样品和分散介质的折射率,错误值会导致结果偏差。
是否超声处理:超声时间过长可能破碎真实颗粒,需谨慎判断。
步骤2:分析分布特征
粗尾或细尾:
若D90远大于D50(右偏分布),可能存在少量大颗粒或未分散团聚体。
若D10远小于D50(左偏分布),提示细粉较多,可能影响流动性。
双峰分布:可能混合了两种不同粒径的组分(如原料污染或分级不彻底)。
步骤3:结合应用场景
制药:D50和D90影响溶出速率,需符合药典标准。
电池材料:D10和D90影响电极涂布均匀性,通常要求Span<1。
陶瓷粉末:D50和Span影响烧结收缩率,需窄分布。
3. 飞驰粒径分析报告常见问题与解决
问题1:报告显示D50与预期不符
检查校准是否准确,或样品是否代表整体(取样是否均匀)。
问题2:多峰分布
确认是否真实存在多组分,或由团聚导致(尝试延长分散时间或添加分散剂)。
问题3:Span过大
需优化粉碎或分级工艺,或检查仪器是否污染(如残留大颗粒)。
4. 示例报告解读
某粉末激光粒度仪报告
D10=1.2μm, D50=5.8μm, D90=15.3μm
说明10%颗粒<1.2μm,50%颗粒<5.8μm,90%颗粒<15.3μm。
Span=(15.3-1.2)/5.8≈2.43
分布较宽,均匀性较差(可能需分级处理)。
体积分布曲线:主峰在5μm,但在20μm处有小峰→提示少量粗颗粒或团聚。
5. 飞驰粒径分析报告注意事项
单位一致性:注意μm/nm单位转换(尤其是纳米材料)。
重复性:同一样品多次测量结果差异应<3%(否则需排查仪器或制样问题)。
与其它技术互补:电镜(SEM/TEM)可验证形貌和实际分散状态。
FRITSCH厂家生产的激光粒度仪A-22和图像粒度仪A-28可通过结合参数、图表和实际工艺需求,可以全面评估样品的粒度特性并指导后续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