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房价降了销量跌了,房企处处诱惑你去简陋,但背后却藏有更多猫腻

0
分享至



每天都有朋友在后台问我,现在到底能不能买房,一边是售楼处里特价房的吆喝声,一边是身边人再等等的劝诫,楼市的信号从来没这么混乱过。

10月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一出炉,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商品房销售面积在降,可待售的库存居然也在降,透着股说不出的反常,这些数据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开发商是不是真的躺平了,普通买房人该跟着数据走,还是继续观望?



开发商用脚投票,拿地建房都不敢了

要读懂楼市,得先看供给端的脸色,开发商愿不愿意投钱、建房子,直接决定了市场的基本盘,10月的数据里,最扎眼的就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到10月同比下降14.7%。

这个降幅创下了这一轮调整以来的同期最低,可能有人对投资增速没概念,说白了就是开发商往楼市里砸的钱变少了,而且是少了很多。



这背后不是开发商没钱,而是没信心,毕竟谁也不想把真金白银投进一个看不清未来的市场,投资缩水直接传导到了新开工环节,1到10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49061万平方米。

同比下降19.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5952万平方米,下降19.3%,工地少了,未来上市的新房自然就会减少,这一点在土地市场上体现得更彻底。



克而瑞的数据显示,10月单月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和金额,环比分别下降13%和20%,同比降幅更是扩大到25%和33%,都是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土地成交的温度。

10月成交的14宗十亿元以上的重点地块里,只有上海、杭州的3宗宅地是溢价成交,剩下的全是底价成交,要知道,土地市场的溢价率就像开发商的信心指数。



以前抢地时熔断,摇号的热闹场面,现在换成了底价成交的冷清,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土地成交额同比降35%,二线城市降42%,三线城市降33%。

连最抗跌的一线城市都没了往日的吸引力,开发商的谨慎程度可见一斑,这种供给收缩不是偶然,从2021年调控加码开始,开发商经历了融资收紧、债务到期的连环冲击。



现在的核心诉求已经从扩张变成活下去,与其冒险拿地建房被套牢,不如收缩战线消化库存,这也是为什么投资、新开工、拿地数据会集体速冻。

对市场来说,短期供给减少确实能缓解部分城市的库存压力,但长期来看,开发商信心不恢复,供给端的断档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



降价换量没用,9成居民都在等

供给端在收缩,需求端的表现更让人揪心,1到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8%,销售额同比下降9.6%,两个数据的降幅都比1到9月有所扩大。

这里有个关键的细节的:从今年4月开始,销售额的降幅就一直大于销售面积的降幅,而且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背后藏着两个扎心的事实,咱们一个个说。



买房人的观望情绪已经到了临界点,央行第三季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9.1%的城镇居民认为下一季度房价会上涨,这个比例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

以前市场好的时候,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会推动大家跟风入场,现在反过来了,越跌越不敢买,我接触过不少刚需买房人,他们不是没需求,而是怕买了就贬值。



宁愿把钱放在银行里,也不愿当接盘侠,这种情绪传导开来,就导致销量持续收缩,哪怕开发商推出打折、送装修的优惠,也很难打动真正的购房者。

新房价格确实在降,销售额等于销售面积乘以销售均价,当销售额降得比面积快,说明均价肯定在下跌,这个结论也能在国家统计局的70城房价数据里得到印证。



10月全国70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5%,降幅比9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降0.3%,二线城市降0.4%,三线城市降0.5%。

无论是核心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没能逃过降价的浪潮,可能有人会问,降价不是好事吗,怎么反而没人买,这就涉及到楼市的预期管理问题了。



如果价格是稳中有降,大家可能还会觉得是抄底的机会,但如果形成了还要继续降的预期,就会陷入越降越等,越等越降的循环。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开发商降价没能换来销量,反而让买房人觉得还有降价空间,需求端就这么陷入了躺平状态。



降的是供给,不是压力

回到开头那个反常识的问题:销量在降,为什么库存也在降,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5606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3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292万平方米。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据会误以为市场在回暖,库存被消化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库存下降的核心原因,不是需求端变热了,而是供给端收缩了。



就像咱们前面说的开发商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很多项目因为资金问题停工或者延期,导致新上市的房源减少,而市场上正在销售的房源,哪怕卖得慢,只要新增的少,库存自然下降。

打个比方,一个水池子,进水口的阀门关小了,哪怕出水口的水流变慢,池子里的水也会减少,但这并不代表出水口的需求变大了,更关键的是,当前的库存体量依然很大。



7.56亿平方米的待售面积,比2016年涨价去库存时期的最高库存还要高,要知道,2016年的时候,楼市还处于增量市场,城镇化率在快速提升,消化库存相对容易。

现在城镇化速度放缓,人口红利也在减少,消化这么大的库存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很多项目的去化周期已经超过了24个月,属于严重过剩的状态。



这些库存才是开发商真正的包袱,所以说,库存下降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它掩盖了需求疲软的本质,如果未来供给端恢复正常,新开工面积上来了,而需求端依然没有起色。

库存很可能会再次反弹,对买房人来说不能被库存下降的数据误导,要看到数据背后真实供需关系,对于开发商来说也不能靠收缩供给来粉饰库存数据,核心还是要想办法提振购房者的信心。



把10月的楼市数据串起来看,其实能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市场确实处于摸底阶段,但远没到触底反弹的时候,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今年1到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6.8%。

比去年同期的15.8%收窄了不少,说明市场的下行速度在放缓,调整托底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从消极的方面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降幅在持续扩大。



开发商信心不足、买房人观望情绪浓厚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都决定了楼市的调整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现在的楼市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如果你是刚需买房人,不用过分焦虑,现在市场上的选择很多,价格也处于相对低位,可以多看多对比,重点关注那些资金实力强、口碑好的开发商的项目,避开有烂尾风险的楼盘。



遇到合适的房源可以果断出手,毕竟刚需的核心是住,没必要过分纠结于短期的价格波动,如果你是投资买房人,现在最好还是保持谨慎。

楼市已经告别了闭着眼买都能涨的时代,未来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只有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才有保值增值的空间,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很可能会陷入卖不掉、租不出的困境,投资的风险非常大。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房时代是必然趋势,新房的体量会不断收缩,这也是行业发展的规律,对于整个楼市来说,现在的调整不是坏事。

它在逼行业告别高杠杆、高周转的旧模式,走向更健康更理性的发展阶段,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读懂数据背后的逻辑,理性判断自己的需求,才能在楼市的波动中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最后想说的是,楼市从来没有绝对的好时机和坏时机,只有适合自己的时机,希望这篇数据解读能帮你理清思路,如果你有具体的买房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探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甲流杀疯了!中年扛5天丢命,医生喊停3种饭,做好2件事能救命

甲流杀疯了!中年扛5天丢命,医生喊停3种饭,做好2件事能救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07:03:47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通文知史
2025-11-18 01:00:03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爱写的樱桃
2025-11-18 19:17:04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9:18:07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新京报
2025-11-18 16:23:55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追月数星
2025-11-18 19:08:00
中日谈判完毕,日本官员灰溜溜离场,高市危机升级!美国撤导弹!

中日谈判完毕,日本官员灰溜溜离场,高市危机升级!美国撤导弹!

时时有聊
2025-11-18 21:01:34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孔孔说体育
2025-11-17 10:39:24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
2025-11-19 00:15:09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财联社
2025-11-18 14:34:09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8 22:35:05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01:47:03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村里的月光
2025-11-18 14:38:14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今日日本
2025-11-18 14:16:22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14:38
超市被偷到倒闭,女老板起诉合伙人案二审因法官为同一人延期,提交的审计材料也被弄丢

超市被偷到倒闭,女老板起诉合伙人案二审因法官为同一人延期,提交的审计材料也被弄丢

大风新闻
2025-11-18 11:34:09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19 00:42:03
2025-11-19 03:00:49
话史官1
话史官1
执笔话尽历史,品人生百味。
1361文章数 1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教育要闻

留学降温“AI化留学”泛滥海归人设崩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