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县水土保持生态交易书写绿色转型新答卷
本网讯(通讯员 祁春华)绿水青山如何精准变现?生态治理怎样形成长效循环?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以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为切口,给出了极具示范意义的“芷江答案”。这座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通过创新实施“组织引领、精准治理、严管项目、科学核算、制度保障”五大举措,在全国率先完成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首单,将90.79%的水土保持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打造出可复制推广的生态治理与价值转化融合样本。
![]()
西晃山林海沉浸体验旅游产品暮色美景
地处湘黔边境的芷江,生态禀赋得天独厚,2000年便获评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乘着怀化市入选国家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自身成为全省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改革试点县的东风,芷江县抢抓机遇,以筹备“三大盛会”为契机,制定“小流域+红色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农业”融合发展方案,成功跻身全国12个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实施县行列。2025年5月,总投资1.09亿元的项目方案正式获批,聚焦刀背岭等三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培育西晃山林海沉浸体验旅游等6个特色生态产品,开启“系统治理+价值转化”双轮驱动的绿色发展探索之旅。
项目高效推进的核心密码,在于构建起上下协同、贯通高效的组织体系。芷江县将该项目列为“一号工程”,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成立县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实行“责任到人、任务到岗、进度到天”的精细化管理;水利部、长江委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把脉,湖南省水利厅将项目纳入工作台账实行一月一调度,厅长亲临现场指导、分管厅领导实时跟踪,厅水土保持处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指导服务,怀化市水利局与芷江县水利局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三级联动闭环破解跨部门权属确权、资源整合等堵点难点。截至2025年11月上旬,项目已完成中央投资2400万元,年度中央投资完成率达59.87%,其中西晃山林海沉浸体验旅游产品率先实现突破,300万元治理投入换来1418.71万元交易成交额,实现生态价值变现的关键一跃。
精准治理筑牢生态本底,为价值转化夯实根基。针对首个培育产品所属地西晃山海拔高、易冰冻、生态稳定性差的现状,芷江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系统实施低效林改造、生态护坡等治理措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同时结合区域气候特征与侗族文化特色,精心选用耐寒乡土树种与观赏植物,同步布设水土保持宣传设施,实现“治理提质+文化传播”双向联动。如今的西晃山,昔日生态脆弱区变身网红打卡地,“治山护水”与“兴旅富民”同频共振,生态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标准化管控为项目提质增效保驾护航。芷江县组建13人专业建设管理部,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61.5%,分设四大部门统筹推进各环节工作;严格规范招投标流程,合理采用远程异地评标和“机器管招投标”模式,确保全程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创新建立“施工自检、监理抽检、业主巡检”三级质量管控体系,常态化开展巡查督导,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工程质量全达标,为生态产品高质量供给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赋能破解生态价值“度量衡”难题。为打通生态产品“价值难衡量、价格难确定”的关键堵点,芷江特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作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单位,编制涵盖3大类10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清晰界定交易“家底”。通过“卫星遥感+实地监测+模型模拟”的技术组合,精准核算治理前后生态产品价值增量,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态价值变得“算得清、可量化”,为西晃山林海沉浸体验旅游产品1418.71万元的合理定价提供了科学权威支撑。
制度创新打通价值变现“最后一公里”。芷江聚焦“算得出、能交易、可变现、能循环”目标,经多轮调研论证编制《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收益分配管理指导意见》,明确收益资金专款专用,严格遵循“谁保护、谁受益,谁投入、谁获得,谁贡献、谁分享,谁治理、谁得利”的“四谁”原则,兼顾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各方利益。创新推出“收益反哺”机制,将年度收益的30%专项用于水土保持再投入、生态修复和技术创新,构建起“治理—收益—再治理”的良性循环,让生态保护成为可持续、可传承的自觉行动。
从生态治理到价值变现,芷江的探索实践给出三点深刻启示:组织引领、三级联动是根本保障,唯有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改革实效,才能凝聚起攻坚突破的强大合力;生态优先、精准治理是核心前提,唯有筑牢高质量生态本底,才能支撑高水平价值实现;制度创新、闭环管理是关键路径,唯有完善核算与收益机制,才能确保生态价值可持续变现。
如今的芷江,山水画卷愈发灵动,生态红利持续释放。这场水土保持改革实践,不仅为全国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芷江经验”,更生动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未来,芷江将继续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让每一片绿意都转化为发展动能,让生态美与百姓富实现更高水平的和谐统一,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芷江答卷。
编辑:何觉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