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本报记者 郑实
他将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喧嚣,化作唤醒沉睡村庄的契机,将昔日闲置的院落,变为点亮村民希望的灯火。台湖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唐大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建民,作为2025年“北京市先进工作者”,是这场华丽转变的执笔人。他像一位耐心的匠人,以民宿为砖,以文化为瓦,精心打磨这个沉睡的村庄,带领村民精准接住“泼天流量”。从残垣断壁、产业空心的困顿,到精品民宿林立、一房难求的繁荣景象,他用一砖一瓦掀起“民宿热潮”,亲手为唐大庄村绘制了一幅从“被遗忘的角落”到“不夜庄”的生机画卷。
破局
偶然“穿越”掀起“民宿热潮”
2021年,赵建民50岁。那年5月,他第一次以党支部书记的身份走进唐大庄村。当时的唐大庄,仿佛被时代遗忘在繁华边缘。
“赵书记,您可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径直拦在村委会门口,嗓门洪亮却带着疲惫,“我家那口子整天喝闷酒,儿子没活儿干在家闲着,三天两头吵架,这日子可咋过?”赵建民后来才知道,这位大娘的儿子曾经在村级企业里上班,企业腾退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营生。这一幕,赵建民记了四年。“那一刻我就明白了,村民不是不勤快,是没路走。心里憋着的那股火,没处发。”赵建民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空心化”——不仅是产业的空心化,更是人心的空心化。这个距离环球影城仅2公里的村庄,在城市化浪潮中意外地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彼时的唐大庄,刚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型阵痛。2016年至2019年,村里的工业大院和传统的观赏鱼养殖业陆续腾退。村民宋大爷回忆,“腾退后,我们这些只会种地养鱼的人,又没啥文凭,想找到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不容易。”数据显示,腾退后因村集体年收入太低,这里成了市里挂号的经济薄弱村,全村138户农户中,有近百户收入大幅下滑,近百名“4050”人员没班儿上在家闲着。“就连想‘吃瓦片’都难,因为这里是镇里最偏僻的村,一个院子一年一两万都少有人租。”赵建民回忆。
刚从镇政府带着一纸任命进村的赵建民,目睹这一切内心很复杂,已在乡镇工作多年的他,深知挑战难度不小。
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的“穿越”。那天,赵建民从环球影城方向回村。车子穿过一个不起眼的桥洞,眼前豁然开朗——周边茂密的林地环抱着静谧的村庄,夕阳洒在斑驳的屋瓦上,竟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就是那一刻!”赵建民有点激动,“我们一直在找的优势,其实就在这里——离繁华只有一步之遥,却能独享静谧。这不正是都市人梦寐以求的吗?”
当时,北京环球度假区即将开业,接下来的几个月,赵建民和班子成员反复研究上海迪士尼周边民宿的发展情况、环球影城的客流预测数据、北京乡村旅游扶持政策……要让村民相信,光靠说不行,得用数据说话。然而,在第一次党员大会上,当他提出发展民宿的构想时,回应他的是各说不一。有的说:咱一没钱,二没经验,拿啥搞民宿?有的说:这平原地区,没山没水的,谁来住?还有的说要是房子改坏了,干不成怎么办?“怕”成了第一座大山。
破冰
从0到1的艰难跨越
为了打破僵局,赵建民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眼见为实”之旅。他带着班子和党员、代表,到山区民宿考察。
“我就是想让大伙儿亲眼看看,民宿不是天方夜谭。上海迪士尼周边的村子,跟咱们一样是平原,人家能做到,我们为啥不行?从咱村开车到环球影城,就六七分钟,多好的条件!”赵建民说。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规划,他提议搞了个“民宿接待处”,把村庄、高速路、公园、湿地、设施农业,特别是一路之隔的环球影城等全部优势资源,微缩成沙盘。“咱们不是瞎干,是有规划地干!”赵建民指着沙盘说。
规划不错,但很多人仍存顾虑,不敢第一个“吃螃蟹”。
“我来!”村主任梁智凤站了出来。这个风风火火的中年妇女,拿出多年积蓄,搞起了民宿。“压力能不大吗?”梁智凤坦言,“万一失败了,对不起家里人,也对不起信任我的乡亲。但赵书记都这么拼了,我们不带头,谁还敢跟上?”
几乎同时,赵建民也在四处“化缘”。他联系了多家民营企业,但多数持观望态度,直到遇见了梁筱娟。
梁筱娟还记得第一次到唐大庄,是赵书记亲自接待的她。当时,为了在环球影城周边建民宿,她已经去了很多村子,但只有唐大庄设有专门的接待处,特别是设置了沙盘,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村有规划有想法。在接待处,赵书记把计划和盘托出,还亲自驾车带她去环球影城以及沙盘上标识的每一处地方,耐心讲解。那一刻梁筱娟被深深打动,下定决心就在唐大庄开创心心念念的民宿事业。
很快,她租下了村西头两个院子,投入上百万元,开启了名为“暖唐”的第一家精品民宿。
施工期间,村民们远远看着,议论纷纷。“投这么多钱,能回本吗?”赵建民让梁筱娟把设计效果图打出来立起来,“让大家随时看,看看咱们到底要干成啥样!”他对村民们拍胸脯,“搞坏了,我负责!”
振兴
从“空巢村”到“不夜庄”
2022年春天,“暖唐”开业了。白墙黛瓦,竹影摇曳,老房梁被保留下来,与现代感的室内设计相得益彰,让村民惊讶不已:破旧不堪的老院落,竟能变得这么“有味儿”。
“暖唐”的生意很快火了起来。游客一拨接一拨,周末和节假日基本满房。以前租不出去的宅院,一下子成了“香饽饽”。村民们的积极性被点燃了,纷纷主动找到村委会:“赵书记,我家的院子,也交给村里搞民宿吧……”到2022年底,签约建设民宿的村民达14户。到2023年底,这个数字就变成了56户。如今,全村145个院落中,已有103座都建成了民宿或餐饮、咖啡、文创等旅游产业,能够提供客房500余间。
民宿旅游产业的“火”,实实在在地烧旺了村民的钱袋子。
村民宋大爷老两口把后院租出去做民宿,一年租金13万元,还买了辆崭新的商务车专门接送游客。李大妈在民宿负责布草卫生,老两口一个月还能挣不少零花钱。“就在家门口,活儿不累,心里舒坦!”宋大爷咧嘴笑着,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赵建民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如今,村里院落年租金均价约11.2万元,全村年租金总额超过1000万元。民宿产业还创造了管家、保洁、司机等就业岗位130余个,月平均工资4000到6000元。
随着民宿旅游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久的将来村里还将顺势发展房车营地、星空露营、乡村夜市等新业态。赵建民说:“我们上个月还举办了乡村面包集市,收到了一大堆好评,我现在也经常上小红书和抖音看看,能找到不少灵感。”梁智凤也感慨:“过去,都是人往外跑。现在,来上班的、参观的、游玩的,村里多少年没这么热闹了!”
新生
从“金鱼记忆”到“心灵归属”
赵建民把乡村治理比作“匠心打磨”。在他的乡村振兴理念中,经济发展只是第一步。“村民腰包鼓起来,这是‘兜里的幸福’。但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眼里的幸福’和‘心里的幸福’。”他继续推动网格化管理,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文化课堂,化解矛盾纠纷。
借着北京市“百千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唐大庄村开始“梳妆打扮”。街道铺装了,雨污分离了,户厕提升了,夜景亮起来了。闲置的坑塘种满荷花,投放鱼苗,600亩的湿地公园初见雏形。
微改造、巧更新。村里的民房保留北方建筑的特色,在原有基础上修复美化,沿路点缀红灯笼和篱笆围栏。过去的农耕文化、金鱼文化被做成景观墙、装饰小品,散落在村子的各个角落。“以前环境差,大家也不在意。现在环境美了,谁也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一位村民说。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村民的心里。唐大庄曾经是远近闻名的“京东观赏鱼养殖第一村”,虽然现在不养了,但金鱼文化深深刻在村民的印记里。为此,村里打造了集养殖、展示、研学为一体的乡村金鱼文化馆,“给孩子们留住乡愁,记住老一辈的不容易。”赵建民说。舞蹈队、红歌队也建起来了,跨年音乐会、冬至饺子节、节日大集办得红红火火。“虽说上岁数了,但心里的那股劲儿还在,现在日子太有滋味了。”村民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幸福感。“以前大家精气神儿不足,村里矛盾也多。现在都忙着奔好日子,看见咱村干部直乐,工作也好开展了。”赵建民笑着说,“以前我是村民消极情绪的‘处理站’,现在成了美丽心情的‘中转站’。”
远方
从民宿村到未来乡村的探索
2023年,以唐大庄为示范村,联动周边4村的“环影宿游”示范片区被纳入北京市首批“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这意味着唐大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单靠民宿还不够,我们要让游客的‘流量’真正变成‘留量’。”赵建民说。
目前,他们正在规划更多的体验业态:利用林地资源开发自然教育课程,依托金鱼文化打造亲子研学基地,在湿地公园建设生态观测站……更让他期待的是人才回流。32岁的小万辞去互联网大厂工作,来到唐大庄当民宿管家;“90后”设计师被村里氛围吸引,在这里开设手作工坊;学旅游管理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村,参与文旅运营。“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人的振兴。”赵建民说,“当年轻人愿意回来,并且在这里找到实现价值的平台,乡村才能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如今,唐大庄的民宿已实现70%的运营率。整体民宿产业也进入3.0版本——不再是简单的住宿服务,而是融合了文化体验、自然教育、创意生活的综合性平台。梁筱娟的“暖唐”已经发展成拥有30多个院落的民宿集群,还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
冬意渐浓,带来别样景致。清晨的薄霜轻覆在民宿的瓦片上,与屋檐下红灯笼相映成趣;落叶后的枝干在蓝天映衬下,勾勒出北方乡村特有的线条美;民宿窗内透出的暖黄灯光,与咖啡厅里飘出的浓郁香气,为这个冬日村庄注入无限暖意。
赵建民裹着厚厚的棉服,像往常一样在村里巡视。他的脚步停在金鱼文化馆的试运营现场,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调试。“这儿马上就能开放了。到时候,游客又多了个好去处。”
四年时间,赵建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用匠心铸就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唐大庄路径”,让一个村庄从困境中崛起,让480名村民过上了“有奔头”的好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