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往期优秀营销数字化案例
作者:舒紫花 校审:林德燊 排版:习丌
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3%,9月单月增速仅为0.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6%。餐饮业作为调味品行业的重要下游市场,其复苏乏力直接影响了调味品的需求。
海天作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了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与增长韧性。但第三季度,公司酱油收入增速仅为4.9%,较上半年的9.2%近乎腰斩,也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10.7%的增速。这也是“酱油龙头”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增速低于5%。
![]()
与此同时,海天味业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高达14.47亿元,同比增长20.81%。在核心产品增长见顶,新增长曲线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传统渠道效率和C端用户触达率,降低营销费用?
![]()
海天味业2025年三季报:增长背后的隐忧
尽管海天前三季度实现了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展现出龙头企业的韧性,但细看数据却暗藏隐忧。与此同时,销售费用同比激增至20.81%,达14.47亿元。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模式难以持续,凸显海天在传统增长模式下已触及天花板。
1.核心品类增长乏力
过去五年间,酱油品类贡献了海天超过60%的收入来源,但2025年第三季度的增速滑落至5%以下,且连续两个季度增速低于5%,标志着该品类已进入成熟期瓶颈。第二梯队产品如蚝油、酱类虽保持增长,但增速仅为个位数,且体量尚不足以弥补酱油业务的缺口。
![]()
产品结构的单一化使公司在应对下游需求波动时缺乏缓冲空间,尤其在餐饮渠道疲软的环境下,增长压力进一步放大。
2.营销费用效率持续下降
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1.85个百分点至7.43%,每100元营收需要支出近7.43元用于营销。传统广告投放与经销商返利模式边际效益递减,亟需更精准、可追踪的营销方式。
销售费用的增长与营收增速形成显著背离,反映出传统营销模式的效能衰减。经销商返利作为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其激励效果因渠道库存积压而弱化;广告投放的触达率在媒介碎片化时代大幅降低。
费用结构的刚性增长与转化效率的下滑形成恶性循环,迫使企业重新评估营销资源的分配逻辑。
3.渠道结构失衡加剧
2025年消费渠道加速分化,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持续发力,第三季度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19.76%,前三季度线上收入占比提升至5.76%(去年同期为4.85%),但海天仍高度依赖传统经销商体系,渠道响应速度与消费者触达效率明显落后于新兴调味品牌。
![]()
传统经销商渠道贡献了海天超过90%的销量,但其层级冗长、信息反馈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新兴渠道虽增速迅猛,但占比仍低于6%,难以对冲主渠道的效率损耗。
更关键的是,公司在渠道数字化基建的投入不足,导致终端动销数据无法实时回流,渠道库存与消费需求出现错配。
![]()
调味品行业新变局:渠道碎片化与C端价值重构
今年9月,我国餐饮消费增速降至0.9%,调味品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2025年的市场环境已与海天崛起时期大不相同,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增长逻辑与运营模式。
1.餐饮渠道转型迫在眉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餐饮收入增速仅为3.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6%。连锁餐饮加速集中化、小型餐饮生存压力增大,调味品采购模式从"品牌导向"转向"成本与效率导向"。海天需要从单纯的供应商转变为餐饮解决方案提供商。
![]()
餐饮行业的连锁化率提升至25%以上,头部企业通过集采降低成本,中小餐饮则更关注单店盈利能力。调味品在餐饮成本结构中占比约3-5%,采购决策标准从品牌溢价转向综合性价比。
海天需开发定制化产品线(如小包装、复合酱料),并配套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以适应餐饮客户降本增效的核心诉求。
2.C端消费者行为深度变革
2025年调味品消费呈现"健康化、便捷化、个性化"三大趋势。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产品信息的比例达67%,购买决策周期缩短至3天。然而海天C端数字化触点覆盖率不足35%,远低于新兴品牌,用户资产沉淀严重不足。
健康化需求推动零添加、有机酱油等细分品类增速超过20%;便捷化需求催生复合调味料、即食酱包等场景化产品;个性化需求则要求企业具备柔性生产能力。
消费者决策路径的缩短意味着品牌需在24小时内完成用户触达与转化,这对海天依赖传统终端推广的模式构成严峻挑战。
3.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传统调味品企业加速跨界融合,李锦记推出数字化调味套装,千禾味业依托零添加概念实现30%增长,复合调味料赛道年增速超15%。海天单一酱油品牌的增长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行业竞争维度从产品力延伸至数据力与场景化服务能力。新兴品牌通过DTC(直面消费者)模式快速获取用户反馈,迭代产品周期缩短至3个月;复合调味料企业则通过绑定菜谱IP建立消费场景认知。
海天需突破酱油品类的路径依赖,构建多品类协同的产品矩阵,并补齐用户数据运营能力短板。
![]()
一物一码:破局调味品行业增长瓶颈的关键武器
面对增长困境与费用高企,一物一码技术成为海天破局的关键。这不仅是防伪溯源工具,更是连接生产与消费、重构渠道价值链的战略基础设施。
1.全链路数据贯通,重构用户运营体系
通过产品二维码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数据采集,2025年某头部调味品企业已实现85%以上产品赋码。海天可借助这一技术,将每年200亿包/瓶调味品转化为200亿次用户触点,构建完整的消费者画像与行为数据库。
一物一码可打通生产端(批次、原料)、渠道端(经销商、终端门店)、消费端(用户ID、扫码场景)的数据孤岛,形成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池。基于LBS(地理位置服务)和消费行为分析,企业可精准识别高价值区域与人群,优化产能布局与渠道资源配置。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2.精准营销降本增效,优化费用结构
传统营销费用中约40%流向无效触达。一物一码支持基于消费场景的精准营销,如针对烹饪场景推送菜谱、基于地理位置提供附近餐饮优惠。
通过扫码数据建立用户分群模型,企业可实现营销资源的动态分配:对价格敏感型用户推送促销券,对健康需求用户推送低钠产品信息。
费用结构将从粗放式渠道返利转向数据驱动的效果广告,营销ROI(投资回报率)可通过扫码转化率实时追踪。
![]()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3.渠道协同与利益重构,激活终端活力
一物一码可实现渠道分级管理与精准激励。通过区分经销商、终端门店、消费者扫码,自动分配营销资源,消除渠道博弈。
经销商扫码确认入库可获返点,终端门店扫码核销可获补贴,消费者扫码参与活动可获奖励。
这种三级分润机制将渠道利益与终端动销直接挂钩,推动经销商从压货模式转向动销服务模式。同时,渠道库存数据透明化可防止窜货,保障价格体系稳定。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
调味品行业落地一物一码的实施路径与预期成效
从战略认识到落地执行,企业需要系统性规划一物一码转型路径,才能实现从产品赋码到数据运营、从渠道变革到消费者运营的全方位升级。
1.分阶段实施策略
2025第四季度:完成核心产品线赋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产线改造、二维码生成系统部署、扫码平台搭建。
2026上半年:打通线上线下数据中台,实现消费者全旅程管理,整合CRM(客户关系管理)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数据。
2026下半年:全面优化营销费用结构,建立基于扫码数据的费用投放模型,淘汰低效渠道资源。
分步实施可确保技术迭代与组织适配的同步性,降低转型风险。
2.组织与机制配套改革
设立CDO(首席数据官)岗位,统筹数据中台团队,整合生产、营销、销售部门的数据资产。
重构销售考核体系,从销量导向转向用户资产(如扫码会员数、复购率)与渠道健康度(如库存周转率、终端覆盖率)导向。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打破数据孤岛,推动产品开发部门基于用户需求快速迭代,营销部门根据扫码数据动态调整策略。
3.预期成效与投资回报
对于调味品行业企业来说,实施一物一码体系后,预计2026年可实现三大转变:
营销费用率降低:通过精准投放减少无效支出,可将销售费用率降至5%以下。
C端会员规模提升:会员复购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
新品成功率提升:基于用户需求数据开发的新品上市成功率从30%提升至50%以上。
![]()
结语
海天味业面临的增长困局,本质是工业化思维与数字化时代的碰撞。一物一码不仅是技术解决方案,更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升级。当每一瓶酱油都能"说话",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被精准触达,每一分营销费用都能被追踪效果,海天将重获增长引擎。调味品行业的下半场,属于那些敢于打破传统、拥抱数字化变革的先行者。
扫码添加数字化星球企业微信
与500+快消品业内同行共同交流
还可获得东鹏特饮、泸州老窖等头部企业
营销数字化白皮书
点击下方关键字,查看原创热文
行业案例:| | | | | | |
业务场景:| | | | | | | | | | |
系统应用:| | | | | |
数智科普:| | | |
米多是国内领先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企业提供顶层设计(营销数字化蓝图/架构/体系等)、系统规划(一物一码/智能营销/渠道管理)及运营落地(扫码发红包/一元换购/五码合一等)提供服务,用数字化驱动业务增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