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的长征历史上,“草地密电”事件绝对是最大的一个谜团,因为当事人都已经作古,很多所谓的“当事人”对此事也多是道听途说。
而且因为当时中央和四方面军之间存在的“猜疑链”,即便是真正的当事人也无法看清楚事情的全貌。
![]()
草地密电到底有没有?草地密电到底是不是“密”电?直言没有看到草地密电的徐向前和陈昌浩到底有没有看到草地密电?
这些谜团,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解开了,但是那段历史,却还值得我们追忆...
![]()
密电的背景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正式会师,可是等待着红军的却并不是实力的增强,而是另一次巨大的危机...
彼时的红军仍然面临着国军的重重压迫,为了在军事上找到出路,6月26日的两河口政治局会议决定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
![]()
因为当时军事上的问题是头等大事,所以除了张国焘之外的全部政治局委员都不认为有必要在此时检讨政治路线。
当时四方面军的政治局委员仅有张国焘一人,在两河口会议之后,张国焘自持四方面军兵强马壮,要求增补9名四方面军的干部为政治委员。
![]()
政治局为了维护团结,增补了陈昌浩和周纯全为政治局委员,徐向前为中央委员,何畏,李先念,傅钟为中央候补委员。
但是张国焘还是不满意,开始私下散布“中央政治路线存在问题”和“中央红军的损失应当由中央负责”的批评。
![]()
四方面军的多数将领都赞同张国焘的看法,甚至就连中央红军的一些将领也受到了影响,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一件事,那便是现在的中央和博古李德的中央,并不一样。
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归咎于现在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央,是不正确,不客观的。
![]()
但是在两军会师后,博古和凯丰这些偏向教条的领导,却不断发表批评四方面军的言论,徐向前后来就表示,草地分兵,张国焘和教条主义者其实都有责任。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四方面军的这些言论,正在反向影响中央红军。
![]()
聂荣臻就在自己的回忆录上记录了当时他和林总就中央路线问题爆发的一次争论,聂荣臻说张国焘和中央思想一贯不一致,这就是路线问题。
但是林总却反驳,既然是路线问题,他那个路线就一定不对吗?那为什么他们那么多人?我们才几个人?
![]()
两人当时争论的很是激烈,甚至拍了桌子,当时在场的人还有左权和朱瑞,但是这两个本应坚定站在中央一边的人,却保持了沉默。
可见,长期的失败的确已经让不少同志产生了迷茫,而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
草地之谜
于是,也就出现了1935年9月9日深夜到10日凌晨,中央突然率领一方面军三军团以及军直属队脱离四方面军连夜北上,中央和张国焘彻底决裂。
其实在一方面军北上之前,右路军四方面军的两位领导,徐向前以及陈昌浩其实都是倾向北上的。
![]()
事实上,正是因为两人倾向北上,所以才会在9月8日张国焘电令两人南下时,向中央做了报告,当时中央认为徐陈两人倾向北上,并不危险,所以情况尚在控制之下。
且中央对张国焘也尚未完全失望,反倒是张闻天,周恩来,徐向前,陈昌浩七人联名发电张国焘,对其陈述北上之必要性,最后甚至表示:“以上所陈,纯从大局前途及利害关系上着想,万望兄等当机立断,则革命之福!
![]()
可是张国焘的回复却是:“左右两军绝不可分开行动,弟忠诚为党,为革命,自信不会胡说,如何?立候示遵。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仍然坚持继续南下。
这个时候,要说张国焘的话对陈昌浩和徐向前没有任何影响,那是不可能的,两人的观点也渐渐走向不同。
![]()
作为政委,有着最终决定权的陈昌浩渐渐开始倾向于南下,而作为军事主官的徐向前仍然坚持北上,但是却不希望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分开。
临走的当晚,毛主席找到了徐向前,两人最后谈了一次,双方都希望能说服对方,毛主席本意是带着徐向前一起走,但是徐向前却说:“四方面军分两半,恐怕不好。
![]()
这句话其实就确定了他的态度,毛主席没再多说什么,南下后的徐向前撞得头破血流,有的时候人就是这样,撞了南墙后的徐向前对毛主席彻底心服口服,但是这就是后话了。
但也是徐向前在中央北上后,四方面军面临“打不打”的问题时,坚决的说出那句:“红军不打红军!”
![]()
这个时候相信有心的朋友能看出来,徐向前看到的这些电文,虽然在要求红军和中央南下,但是却谈不上“密电”,其中也没有涉及到所谓“武力解决”的部分。
很明显,这并不是传说中的“草地密电”。
![]()
《毛泽东传》中的说法是,张国焘其实是发了两封电文的,一封是被摆在台面上,中央和徐向前都看到的,另一封则是单独发给了陈昌浩。
但是担任右路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的叶剑英,先一步看到了这封电文,于是电文很快就被送到了毛主席手上,中央便也连夜北上。
![]()
1971年毛主席在和一些人的谈话中是这么说的:“张国焘搞分裂,发个电报给陈昌浩和徐向前,里面说要坚决南下,否则就要彻底解决。但是叶剑英同志当参谋长,他把这个电报先给了我,没有给陈昌浩和徐向前,我们才走了的,不然就要当俘虏了。关键时刻,叶剑英是有功劳的,所以你们应当尊重他!
杨尚昆的回忆录中也提到了这部分内容,他的说法也是叶剑英先看到了电报,然后立刻拿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把不长的电文抄在了一个烟盒上,一共就一二百字。
![]()
随后要叶剑英赶紧把电报送回去,千万不要让陈昌浩起了疑心。
而陈昌浩和徐向前却坚持没有看到所谓“草地密电”,如果说草地密电确实存在,但是陈昌浩和徐向前却都没有看到,那么就只存在两种可能性。
1.叶剑英没有把电报放回原位。
2.陈昌浩看到了,但是他却假装没看到。
![]()
我们先说第一种可能性,《彭德怀自述》第203页记录了一段内容,在草地密电事发后,彭德怀说自己在和叶剑英商量如何去四方面军偷出地图,后面也去付诸于实际行动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彭德怀带着叶剑英去偷地图了,叶剑英是否还有时间把草地密电放回去?即便放回去了,是不是放回原位了?
![]()
这是一种可能性,第二种可能性,便是陈昌浩确实看到了草地密电,那他到底要不要开枪?
中央北上等于和张国焘撕破脸,但是又没有和他撕破脸,陈昌浩并不是张国焘的傀儡,他没有必要非得这么做。
![]()
甚至有可能陈昌浩根本就是清楚叶剑英偷偷拿走了草地密电,他反倒乐得让叶剑英拿走密电,正好坐实他看不到密电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