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经历过这样的痛苦:从臀部开始,像有一条线往下拉扯,经过大腿后侧,一直痛到小腿甚至脚底?酸麻、刺痛、灼热感反复发作,严重时走路都成问题?这很可能是坐骨神经在"报警"。
![]()
坐骨神经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加坡贡方堂TCM疼痛科专家丘保润经常遇到被坐骨神经痛折磨的患者。他指出,现代医学多将病因归结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但中医看得更深入——"痹证"的成因在于不通则痛。
1.寒湿侵腰,如冰块镇住经络
新加坡气候湿热,但室内冷气温度过低,一冷一热间,寒湿邪气最容易侵入腰臀部。这好比在经络通道上放了一块冰,气血遇寒则凝,循环受阻,从而引发剧痛。
2.劳损瘀血,堵住气血通道
久坐、久站或姿势不当,导致腰臀部肌肉长期紧张,形成细微的劳损。这些劳损点就像道路上的"堵点",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加重疼痛。
3.肾气不足,筋骨失养
"腰为肾之府",肾气充足才能温煦腰部。中老年人或长期劳累者肾气易亏虚,腰部筋骨得不到充分滋养,变得脆弱,更容易受外邪侵袭。
丘医师强调:"只盯着腰椎片子,往往治标不治本。把腰臀区域的寒湿驱散,瘀血化开,让气血重新流通,很多疼痛自然缓解。"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有哪些?
放射痛:典型的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直至足部的放射痛。
异常感觉:患肢常出现麻木、蚁行感、灼热感或针刺感。
活动受限: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严重时无法直腰行走。
特征性表现:夜间痛甚,遇冷加重,得热稍缓——这是寒湿作祟的典型特征。
![]()
坐骨神经痛中医怎么治疗?
面对寒湿类型的坐骨神经痛,丘保润医师特别推崇医圣张仲景的经方——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
甘姜苓术汤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四味药材组成,具有温中散寒、健脾渗湿的功效。
方解
干姜:大辛大热,如阳光般温散寒邪,为君药
茯苓:甘淡渗湿,将湿气通过小便导出,为臣药
白术:健脾燥湿,切断湿气产生的源头,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为使药
加减妙用:疼痛剧烈加制川乌、威灵仙通络止痛;麻木明显加桂枝、鸡血藤温通经脉;肾虚明显加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
![]()
单靠内服汤药,药力到达腰臀需要时间,此时配合外用贡方堂御痛膏尤为关键。
即时起效:涂抹后通过皮肤直达病所,快速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
温通之力:膏中桂枝、羌活等成分能温散寒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便利实用:可在工作间隙、睡前随时使用,与内服药形成完美互补
"内服汤剂是给身体内部生起一个小太阳,外用御痛膏是在疼痛局部点上一盏暖灯。内外夹击,寒湿无处可藏。"丘医师形象地比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