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以“新零售标杆”重塑生鲜市场的盒马创始人、前CEO侯毅,在宠物赛道遭遇重大挫折后,宣布启动线上品牌“宠天天”作为自救策略。
其创立的宠物鲜食品牌“派特鲜生”因持续经营压力,计划于2025年12月中旬关闭全部18家线下门店,仅保留线上业务。
从百店扩张到全面收缩:派特鲜生的9个月“速衰”
2025年2月,侯毅高调宣布进军宠物零售领域,创立“派特鲜生”,首店于上海长宁海粟文化广场开业。品牌定位“宠物鲜食工坊+互动空间+全品类供给”,主打现制鲜食、折扣化零食及人宠社交场景,计划年内上海拓店100家,并冲刺全国千店规模。5月,派特鲜生完成2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宠物行业单轮融资新高,资金原计划用于供应链建设与门店精细化运营。
然而,扩张势头迅速遇冷。截至11月18日,大众点评显示,派特鲜生18家门店中已有7家“暂停营业”或“歇业关闭”,包括南丰城、博荟广场、长宁KING88等核心商圈门店。首店海粟文化广场店虽仍在营业,但店员透露将于11月25日换牌停业,全场商品已启动5折清仓。
据内部人士透露,部分闭店门店因客流量低迷、租金成本高企,单店月均亏损超20万元,最终迫使品牌全面收缩。
照搬生鲜逻辑难解宠物赛道痛点
派特鲜生的失败,暴露出侯毅团队对宠物消费特性的误判。
供应链复杂度远超生鲜:宠物鲜食需独立食品安全标准,且需解决冷链配送、保质期管理等难题。派特鲜生试图复制盒马“源头直采+中央厨房”模式,但宠物食品的消费频次(月均1-2次)远低于生鲜(周均3-4次),导致现制鲜食的高成本与有限客单价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品类需求错配:品牌主打“人宠社交”,允许宠物进店“堂食”,但猫狗习性差异显著——超60%养宠家庭以猫为主,而猫的社交需求极低,导致猫咪用品销售疲软。此外,部分鲜食因宠物肠胃适应性差引发投诉,进一步削弱消费者信任。
电商冲击加剧:宠物用品标准化程度高,消费者更倾向线上比价采购。派特鲜生虽尝试通过“阳光采购”压缩成本,但线下门店的租金、人力成本仍远高于电商,难以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优势。
“宠天天”能否突破重围?
面对线下溃败,侯毅团队将希望寄托于线上品牌“宠天天”。
据内部人士透露,该品牌将以小程序+电商平台为核心渠道,聚焦宠物鲜食与零食的标准化产品,弱化社交场景,强化性价比优势。
天眼查显示,“宠天天”运营主体为上海宠天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由侯毅担任法定代表人,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销售、宠物食品用品批发零售,由派特鲜生香港控股公司全资持股。
宠物经济虽规模庞大(2024年城镇消费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但细分赛道竞争激烈。派特鲜生的教训表明,简单复制生鲜模式或依赖资本扩张难以持久,企业需深度洞察宠物主需求,构建差异化供应链与用户运营体系。
例如,成功案例“鲜朗”通过聚焦国产高端宠粮,在2025年“双十一”开售4小时成交额即破亿元,印证了精准定位的重要性。
值得关注的是,侯毅在派特鲜生收缩的同时,正重点打造个人IP“侯毅说”,并尝试直播带货等新形式。这一动作或预示其将从实体零售转向内容电商领域,探索“人设经济”与供应链资源的结合。
此前,其创立的平价海鲜烧烤品牌“金宵一刻”亦已闭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