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五年的某个冬日,康熙皇帝正在御书房里处理国事。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上的一份奏章,引起了他的注意。
佟国维的这份奏章中,提到了一个人——蔡毓荣,他是康熙平定三藩时的功臣。
虽说蔡毓荣是有功之臣,但是康熙看完佟国维的奏折后,马上就起了杀心……
明朝降将
在康熙皇帝眼里,蔡毓荣是个很厉害的人,而且也是个很忠诚的人。因为在很早的时候,蔡毓荣一家便归顺了清朝,而且他们父子两人都为清朝立了大功。
当初祖大寿皇太极围困,被迫投降于清朝,蔡毓荣的父亲蔡士英也跟着长官一起加入了清军。
祖大寿加入清军之后,很少为清军出力,虽然身居高位,但并不出力。但是蔡士英不一样,他加入清军之后,那叫一个“干劲十足”。
蔡士英跟着清军进攻山东时,路过饶阳,遇上了饶阳本地的抗清武装,这支有着数万人的部队由“扫地王”康玉环率领。
清军将领得知对方只是民兵之后,便打算让蔡士英去迎战,自己则是带着大军继续南下。
蔡士英下手也是真的狠,他带着正规军与当地的民兵打仗,民兵自然是打不过他的,康玉环的军队很快便溃散了。
不久之后,蔡士英活捉了康玉环,还带着康玉环到清军面前请功。
康玉环大骂蔡士英是无父无君之人,蔡士英不为所动,并且亲手送康玉环上了路。
后来蔡士英又跟着军队去了山西,他们本想让山西守将投降,但是费了半天劲儿,根本劝不动人家。
这气得蔡士英直接搬出红衣大炮,亲自炮轰太原城。
由于蔡士英的英勇表现,他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当时虽然是顺治皇帝在位,但实际掌权人是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就很欣赏蔡士英这种人,因为这种人作用很大,而且就算是死了,也只是死了一个汉人而已,多尔衮不用心疼。
后来蔡士英又跟着清军去过很多地方,立了不少战功。顺治皇帝亲政之后,留他在朝中当了官,而且官职还不小,当上了管理全国漕运的总督。
顺治皇帝驾崩的那一年,蔡士英也因病辞职,过上了退休生活。
在临退休之前,他花了点银子,让他的儿子蔡毓荣也当了官。
一开始的时候,蔡毓荣只不过是个刑部郎中,并不是什么大官。
但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家中的父亲给他出谋划策,蔡毓荣很快便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
康熙刚即位的时候,鳌拜掌控朝政,很多官员都在鳌拜面前卑躬屈膝,成为了鳌拜的同党。
但是蔡毓荣并没有这么做,因为蔡士英早就看到了鳌拜的结局,他相信朝廷绝对不会让鳌拜一直嚣张下去。
果不其然,鳌拜只是嚣张了一段时间,就被年轻的康熙皇帝给拿下了。
由于蔡毓荣之前与鳌拜划清了界限,所以康熙对他很满意,总是额外关照他。
康熙七年,蔡毓荣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吏部侍郎,康熙九年,蔡毓荣便当上了湖广总督,成为了封疆大吏。
这种升迁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显得很不正常。
如果不是康熙派错了人的话,那就说明他把蔡毓荣派到湖广地区是别有用心……
平定三藩
蔡毓荣上任湖广总督之后,带着当地的百姓开垦荒地,康熙好好嘉奖了他一番。
蔡毓荣本以为自己会在这里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但就在他来到这里的第四年,吴三桂造反了。
清朝入关的时候,除了蔡毓荣这种小人物选择了投降,还有几位明军大将选择了投降。
这几位明军大将手握重兵,虽然为清朝建国立下了大功,但是他们的强大也使得朝廷不得不提防着他们。
只要吴三桂愿意,他完全可以割据一方,自己当皇上,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朝廷眼里,吴三桂就是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的炸弹。
如果朝廷不处理掉吴三桂,就一直得提心吊胆,但是想要除掉他可不容易。
康熙皇帝琢磨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决定除掉吴三桂,哪怕这颗炸弹会因此而爆炸,康熙也不得不这么做。
但是在开战之前,康熙必须做好规划,而将蔡毓荣任命为湖广总督,便是康熙下的一步险棋。
康熙就赌蔡毓荣不会与吴三桂联手,不会脱离清朝,虽然不知道康熙哪里来的自信,但是他确实赌对了。
吴三桂为了抗拒削藩,起兵造反,他造反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云贵总督甘文焜那里。甘文焜马上准备迎敌,并且做了两手准备。
有功可斩
甘文焜得知吴三桂造反后,一边发信求援,一边发兵阻挡。
由于云贵川地区的道路崎岖,因此信件的传递速度比较慢,因此他只能是先把信息传给蔡毓荣,再由蔡毓荣传给皇上。
在这期间,甘文焜积极备战,并且派兵把守住了各地要道。
但是甘文焜愿意忠于清朝,他手下的人可不一定。要想管住这么大的土地,只靠旗人是不够的,必须得任用这些明朝降将。
但是有的降将愿意倒戈,有的人却想着吃两头,谁赢他们帮谁。
甘文焜手下的大将李本深,被派到前线镇守隘口,但是吴三桂大军一来,他直接就投降了。
这种事绝不是个例,当时有很多人都不愿意投降于清朝,只是形势所逼。
他们本来就是“易燃物”,吴三桂的叛乱只是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火。
就连“三藩”中另外两位藩王,其实也是打算接受康熙的削藩政策的,但是吴三桂的造反,又让他们燃起了斗志。
可惜甘文焜还没有看清局势,他还是一心为大清效忠,如果他当时选择逃走,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是他却偏偏选择留了下来。
为了获得胜利,甘文焜去了前线,结果却差点被倒戈的士兵抓住。他去寻找援军的时候,找到的却是已经投降的援军,被包围的甘文焜只得自刎。
而蔡毓荣这边,他将消息传给康熙之后,也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虽然吴三桂此时气势汹汹,但是康熙调来的八旗精锐部队也不是闹着玩的。
一开始的时候,蔡毓荣只是负责军需,但是他的表现出乎了康熙的预料,康熙破格提拔了他。
到最后的时候,蔡毓荣已经成为了主要将领。
蔡毓荣的表现十分出色,康熙对他也是越来越信任,但是蔡毓荣却仗着这种信任,开始肆无忌惮地做事。
当时的佟国维担任的是“领侍卫内大臣”,皇宫里的侍卫都由他来负责,皇宫派到蔡毓荣处考察的侍卫回京后,马上就把蔡毓荣让他帮忙监视康熙动向的事说了出来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属实,这个侍卫还交出了蔡毓荣贿赂他的九百两银子。
康熙得知此事后大怒,本想立即处死蔡毓荣,但是却因为证据不足作罢。
不久之后,蔡毓荣曾经的手下站出来举报他,说他将吴三桂的孙女纳为了小妾。
康熙调查此事之后,发现此事确实属实,于是马上派人前往昆明抓人。
事出突然,蔡毓荣没来得及做准备,被抓了个“人赃俱获”。
其实这件事可大可小,但康熙并不想轻易放过蔡毓荣,因为再这么放任他,兴许会出现第二个“吴三桂”。
康熙本想将蔡毓荣全家处决,但他最终还是心软了,没有下令杀掉他。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蔡毓荣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康熙还是没放过他们,把他们一家子都送到黑龙江干苦力去了……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