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Gangtise投研)
![]()
一、导言
吉利、零跑、小鹏——这三家定位迥异的车企,在2025年第三季度交出了截然不同的成绩单。
吉利汽车单季度销量76.1万辆,营收892亿元。
零跑汽车终于实现盈利1.5亿元,告别“卖一辆亏一辆”的魔咒;
小鹏汽车则讲述着物理AI、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故事,毛利率首次突破20%。
表面上看,它们不在同一个赛道竞争,但深入剖析这三份财报,我们会发现一幅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最真实的竞争图谱。
二、交付量:增速分化
小鹏以技术爆发力实现指数级增长:2025Q3交付11.6万台(同比+149%),全新P7单月破4万辆跻身20-30万纯电轿车TOP3,Q4预计交付12.5万-13.2万台(同比+36.6%-44.3%)。
零跑靠产品矩阵下沉抢占市场:C10上市18个月销量破20万,B01连续三月交付过万,D系列高端车型盲订量创纪录。
吉利凭全品类碾压登顶规模之王:Q3总销76.1万台(同比+43%),新能源渗透率58%(国内62.6%),银河单品牌前三季累销87.5万台(同比+206%)
关键指标对比表
公司
2025Q3交付量
同比增速
明星车型表现
小鹏
11.6万台
+149%
P7月销破4万(20-30万TOP3)
零跑
未披露总量
C10累计20万+/B01连续破万
吉利
76.1万台
+43%
银河系列同比+206%
三、盈利战局:毛利率背后的生存密码
- 小鹏:技术变现破局
毛利率首破20.1%(同比翻倍),净亏损收窄至3.8亿,Q4目标盈亏平衡。核心驱动力:✅ 技术授权收入(大众合作Q3起量,Turing SoC Q4确认收入)✅ 高端车型占比提升(P7占主力)
- 零跑:性价比死守毛利
坚持15%-20%毛利率红线,D系列高端车型毛利锁定该区间,2026年净利目标50亿。杀手锏:✅ 全域自研降本(三电/智驾核心部件自产)✅ 海外让利换市场(欧洲积分收入Q3达2.5亿)
- 吉利:规模效应碾压
单车净利润超3000元(银河系列),出口车型毛利近万元。护城河:✅ 燃油车输血能力(Q3燃油车销31.8万台,行业逆势正增长)✅ 900V高压平台摊薄成本(极氪全系升级)
四、技术竞赛:三条颠覆性路径
▶ 小鹏:物理AI“造神计划”
打通汽车与人形机器人技术栈(共享物理世界模型/VLA 2.0)
2026年量产高级别人形机器人IRON,部署商业场景
开源生态战略:向大众开源模型,联合高德推Robotaxi SDK
▶ 零跑:全域自研“白菜价革命”
激光雷达下探至10万级车型(A10首发)
MIP 3.5架构实现86%空间得房率(B01车型)
2026年自研L3-L4智驾系统
▶ 吉利:双轨制技术霸权
燃油车升级Hive混动(热效率92%+扁平化电池)
新能源全域900V高压架构(极氪全系适配)
天枢Haohan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全价位段
五、2026三份激进路线图
公司
车型
海外
技术
小鹏
7款新车(3款超级增程+4款双能车型)
欧洲产能数万台/印尼近万台
人形机器人量产
零跑
4款全新车型(含D系列SUV/MPV)
欧洲/马来西亚本地化投产
新物种品类研发(2027上市)
吉利
超10款新车(季度1-2款节奏)
ICE车型海外守30-35万销量
900V平台全系渗透
六、预警
- 小鹏的生态赌局
Robotaxi/人形机器人2026年收入贡献近乎于零,483亿现金能否撑到2030年百亿机器人目标?
- 零跑的毛利钢丝
2026年购置税补贴取消,20万以下市场敏感度飙升,50亿净利目标依赖海外低毛利策略。
- 吉利的转型时滞
燃油车占比仍达40%,政策退坡下或成拖累,新能源能否完全接棒存疑。
残酷终局:行业集中度已从38%→48%(TOP5车企),2026年政策退坡将清洗非盈利玩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