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面对他人隐蔽的恶意,最好的处理方式,就这3招

0
分享至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过这类人:

TA们从不明显地攻击别人,但说出的话,却隐隐让人感到尴尬和不舒服。

比如,能力羞辱:

“你这个方案做得不错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外貌攻击:

“你这么黑,这种美白产品用了也是白搭,就别花冤枉钱了,黑点有啥不好?”

刻板印象:

“你们当老师的就是轻松,一天上不了几节课,还有那么多假期,多好。”

阴阳怪气:

“还是你这种外地人好,在大城市打几年工,就能回家买大房子,羡慕哦。”

其实,这些就是很典型的社交微攻击——看似平常,杀伤力却极大。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社交微攻击(Microaggression)指的是:不明显但包含偏见、歧视或者刻板印象的话语或行为。社交微攻击可能是个体故意为之,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冒犯。

遭到“社交微攻击”的我们,可能会感到心理不适,但又担心是自己想太多,从而不敢回击,深陷“反刍”和“内耗”之中。

今天,壹心理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如何应对隐蔽的“社交微攻击”?



“我知道你会不舒服,

但我还是会这样做”

对于他人的恶意,善良的人总会先自我检讨,在内心不断质疑自己:

“难道我哪里得罪TA了吗?”

“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恶意就是没有理由的,明明我们没有做错什么,有人就是要为难我们。

就像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写道: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所以,在学会保护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社交微攻击的4个特征:

1、微妙的、零成本的

社交微攻击通常不是直接、明显的恶意行为,而是一些微妙的言行举止,这种隐蔽性使得社交微攻击更容易被忽视或误解。

同时,这种微攻击也几乎是零成本的,即便伤害了别人,也不必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比如我的堂姐琳琳,她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就常遇到这种社交微攻击。

有一次,她到超市买东西,轮到她买单的时候,收银员的动作突然变得特别慢,还以打印机卡纸等理由拖延时间。

她急着去上课,就跟收银员说东西不要了。

听到她这句话,收银员笑了笑说:

“赶紧去上课吧,你们亚洲人就是喜欢迟到。”

那时堂姐并没有把收银员的话放在心上,直到数日后想起,才发觉其中包含的歧视之义,内心感到膈应无比。

2、不安好心,抱有目的性

社交微攻击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足轻重,背后却蕴含着深层次的动机和情绪。它可能是出于个人嫉妒、报复或自我陶醉等动机。

比如之前上大学时,我的舍友A和舍友B在竞争优秀奖学金,最终,舍友A获奖了。

舍友B落选后,在宿舍大声地撺掇舍友A请客,说A拿了那么多钱,必须“出点血”。舍友A也很自然地就点头答应了。

于是我们提议去性价比较高的食堂吃饭,但舍友B始终不同意,坚持要让A请吃大餐,还说:

“你成绩那么好,人也要大方一点,这样才更优秀,对吧?”

最终A无奈地笑着答应了,结果那餐饭花去了她奖学金的一大半。

3、出于偏见,形成刻板印象

社交微攻击有时会针对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具有一定的“偏好性”。

这种偏好性可能源自个体的心理偏见、群体偏见或个人动机,导致其在社交中展现微攻击行为。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前男友背叛了她,让她留下了心理创伤。

由于前男友是卷发,于是她从此以后对卷发的男生都没有半点好感,甚至遇到卷发的男生,就会冷嘲热讽一番,认为TA们就是“渣男”。

4、无时无刻发生着:

社交微攻击可能会频繁出现在个体的社交互动中,构成一种持续的恶意模式。

频繁的微恶意行为会逐渐积累,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恶意,常常会持续很长时间,还不只是一件小事的为难,而是会频繁地让人感到不适。

我读大学时,身材微胖,经常能感受到某个同学对我隐秘的敌意。

她会以开玩笑的形式来嘲笑和贬低我,比如当我穿新裙子时她就会对我说:

“我觉得裤子能遮掉你大象腿的缺点,你以后还是省点钱少买裙子吧!”

但当我想反驳时,她又会假装听不见,继续和其他人聊天。

她对我的这种态度,从大一保持到大二,直到我勇敢地和她挑明,表达我的不满,她才收敛了一些。

在生活中,无论我们做得多好,都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人:

TA总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只要成功让别人感到难受,TA们就会有一种快感。

于是,TA们处处寻找这样的机会,通过暗暗攻击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请你别放在心上。

恶意并不可怕,因为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有些恶意,为什么这么隐蔽?

社交微攻击,本质是一种不易被人察觉的、细微的歧视行为。

有趣的是,社交微攻击其实具有“两面性”。

一个人,可能既是社交微攻击的受害者,同时又是社交微攻击的加害者。

要避免成为受害者或加害者,首先我们要了解:社交微攻击为何会产生?

1、隐性偏见:

社交微攻击可能源自个体的隐性偏见,也称为内隐偏见——

指个体在潜意识中,对某些群体持有的负面态度和刻板印象。这种内隐偏见可能会在社交中表现为“微妙的歧视”。

同时,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从家庭、教育和媒体中学习到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这些信息和价值观在TA们的思维中根深蒂固,并可能在社交中显露出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当下互联网的风气还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体现了一种同质化

即大家在社交中总是倾向与自己相似的人建立关系,这种相似性可能来自于社会地位、三观、兴趣等等。

而这种“同质化”,使得大家越来越难以容忍他人与自己有不同之处。

2、心理防御:

社交微攻击也可能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这是因为人类在面对与自身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社会背景和行为模式时,会产生一定的不安和焦虑。

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TA们会使用一些不显眼、难以察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反感,也就是社交微攻击的行为。

虽然,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确实会帮助一些人减少负面情绪,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归属感。

但是,这种行为无助于TA们适应多样性社会和跨文化交往,还有可能会导致人际矛盾,让关系变得不和谐。

3、群体标签效应:

同时,社交微攻击还可能是一种“群体标签效应”的体现。

例如,对于某些文化或种族群体,人们可能会有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或偏见,这些看法或偏见会在TA们的行为或言语中表现出来。

无论是不是故意为之,这些隐形的、微小的恶意攻击,确实会给人带来伤害。

无论如何,希望你在自我保护的同时,也不要成为加害者。



如何应对社交微攻击?

那么,当我们遭受社交微攻击、感到不舒服时,可以怎样应对呢?

1远离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

当感受到他人的恶意时,我们常会为加害者洗脱:

“或许TA不是故意的”“TA只是心直口快。”

生活中确实有些人会不小心说错话,但如果你感到不舒服,可以直接表达。

如果对方还不以为意,继续伤害你,那这就是一种恶意。

这时,我们没必要强行为对方开脱,然后硬逼自己继续和对方搞好关系。

保持明确的界限和距离,才能让自己“解脱”。

就像主持人吴昕,在遭受很多网友攻击时说过一句话:

“看不上你的人,永远看不上你,无论你做了什么都没用。”

不要讨好冷漠,也不要辜负热情。远离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人,去追寻自己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吧。

2回应恶意不要沉默

当频繁地接收到来自某个人的微攻击时,最好的方式不是沉默,而是挑明和反击。

当发现别人贬低你、对你阴阳怪气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反击。

比如当同事对你说:“你这个方案做得不错啊,真看不出是你做的。”

你可以先表明自己的态度:

“确实是我做的,我觉得你这么说很不尊重人。”

然后把问题抛回对方身上:

“我很好奇,你平常都是这么没礼貌的吗?”

但如果你不想正面起冲突,也可以在私下发一条信息,和对方坦诚地沟通:

“你今天的说话方式让我感到很不舒服,而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这样对我了,请你以后不要这样了。”

如果对方不为所动,那么也给你提供了一个远离这段关系的理由。

如果我们感知到恶意,就要及时回应它,避免微恶意升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寻求支持,不要让自己孤立无援

社交微攻击会带来负面情感体验,如尴尬、痛苦、失望、沮丧等。

如果这些情感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处理,就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更多负面影响。

这时,你可以找一个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TA们可以给你提供建议、鼓励、支持,帮助你面对困难,调节情绪。

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


前文提到,社交微攻击具有两面性,一个人可能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

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自己对他人进行微攻击呢?

你要学会表达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经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总结出一条这样的建议:

你最好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

因为那些看似不会愤怒、不会明显攻击别人的人,一般都会用更隐秘的方式,去伤害别人。

通常情况下,它的杀伤力,比直接表达愤怒、直接攻击还大。

弗洛伊德说过:“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掩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难免会有一些微攻击,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绪。

这可能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比如小时候你的家庭和环境不允许你表达情绪,不接纳你的情绪等等。

但你现在长大了,你有能力改变自己。你可以试着:

1、直接表达情绪

快乐的时候,就尽情大笑吧,你笑起来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难过的时候,哭也没关系的,成年人也有哭的权利;

愤怒的时候,发脾气也可以的,你有能力保护自己……

无论如何,真实的你,本就值得被爱,不需要伪装。

2、学会宣泄情绪

你可以去做让你感到放松、解压的事情,合理宣泄情绪。

比如高歌一曲。

心理学上有个“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听不同的乐曲把人们从不同的病理情绪中解脱出来,这可以排除我们的紧张、焦虑等情绪。

或者去运动,跑步、骑车、打拳、跳操等等。

纽约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温迪·苏祖基在TED演讲中提到:运动能带来更好的心情、更充沛的能量、更佳的记忆、更强的专注力。

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出多种物质,血清素能缓解你的疲惫,内啡肽和多巴胺都能调节你的情绪、让你感到快乐。

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里写道:

“我们每个人都该问一问自己,你是否曾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伤害过别人,并在这样做时,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

最后,我想对每一个人说:

不退缩,不冒犯,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佳霖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面对“社交微攻击”时,不退缩,也不冒犯,是一种表达的艺术。

如果你想识别并学会应对“社交微攻击”,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妨加入【壹心理心理学交流群】从学点心理学开始。

在这里,你能够免费学习心理学知识、观看大咖直播课程,掌握应对社交微攻击的策略、学会恰如其分地维护自身权益;可以与群友温暖互助,获得情感支持与帮助;还可以免费领取【1V1心理职业规划】,0基础入行心理工作,学会勇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避免内耗!

立即点击海报,免费进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解晓东,经抢救无效去世!

解晓东,经抢救无效去世!

华人星光
2025-11-16 13:19:17
泪目!女排30岁美女奥运冠军轰11分晋级:最后一舞冲冠又美又能打

泪目!女排30岁美女奥运冠军轰11分晋级:最后一舞冲冠又美又能打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7 19:26:18
快船2连败后,裁判解释判罚,科林斯很坦诚,马克西表态哈登

快船2连败后,裁判解释判罚,科林斯很坦诚,马克西表态哈登

体坛大辣椒
2025-11-18 14:49:02
小米集团:是生,是死? | 深度

小米集团:是生,是死? | 深度

资本时差
2025-11-18 10:12:48
乌克兰目前在红军城的危急程度,远不及扎波罗热方向

乌克兰目前在红军城的危急程度,远不及扎波罗热方向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11-18 19:27:43
浙江:女子远嫁11年,如今离婚了,从始至终老公都看不上她娘家人

浙江:女子远嫁11年,如今离婚了,从始至终老公都看不上她娘家人

小霍霍
2025-11-18 13:48:34
上海老教授夫妻“借名买房”导致亲情彻底破裂!如今房子要不回来,儿子儿媳闹离婚,更心寒的是……

上海老教授夫妻“借名买房”导致亲情彻底破裂!如今房子要不回来,儿子儿媳闹离婚,更心寒的是……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6 23:37:25
“穷人就不配娱乐吗?”女生因王者“贵族7”,被取消贫困生资格

“穷人就不配娱乐吗?”女生因王者“贵族7”,被取消贫困生资格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7 18:51:08
江苏某大学教授被带走调查,博导竟是高中生,太能骗了

江苏某大学教授被带走调查,博导竟是高中生,太能骗了

上峰视点
2025-11-18 10:04:33
我退休金5600,只想早点离开这世界,71岁老人:活着太痛苦了

我退休金5600,只想早点离开这世界,71岁老人:活着太痛苦了

媛来这样
2025-11-17 09:50:34
使徒行者主演送欢喜哥最后一程

使徒行者主演送欢喜哥最后一程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8 12:51:35
零下1度!广东冷到结冰!东莞明后天更冷!!!

零下1度!广东冷到结冰!东莞明后天更冷!!!

东莞纪实
2025-11-18 17:17:24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辛芷蕾回鹤岗参加同学聚会!没架子很接地气,站C位和同学差距大

郑丁嘉话
2025-11-18 09:32:51
救救产科!上海某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救救产科!上海某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17 18:16:43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豆腐脑观察局
2025-11-17 06:50:03
人到老年才明白的12个道理,别等80-90岁才明白,一切都晚了

人到老年才明白的12个道理,别等80-90岁才明白,一切都晚了

情感大使馆
2025-11-10 09:49:53
电影《鬼灭之刃》20号下映信息不实,其第三段的密钥已发布,秘钥时间到21日23:59

电影《鬼灭之刃》20号下映信息不实,其第三段的密钥已发布,秘钥时间到21日23:59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56:24
过于离谱,巴基斯坦走远了

过于离谱,巴基斯坦走远了

寰宇大观察
2025-11-16 00:08:03
中美俄三领袖罕见缺席G20,折射一大信号:全球治理迎来关键转折

中美俄三领袖罕见缺席G20,折射一大信号:全球治理迎来关键转折

铁锤简科
2025-11-18 19:43:20
22分逆转5连胜!新鹰王上位特雷杨露馅 难怪老鹰不愿给4年2.29亿

22分逆转5连胜!新鹰王上位特雷杨露馅 难怪老鹰不愿给4年2.29亿

锅子篮球
2025-11-17 20:20:53
2025-11-18 20:44:49
壹心理 incentive-icons
壹心理
一家专业的心理学平台。
9246文章数 2352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头条要闻

学者:高市涉台言论给李在明提了醒 韩方举措意在摸底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亲子要闻

从敏上岸换成畅上岸孩子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旅游要闻

高原银发旅行热 西藏不再是远方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