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其实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是一场“守护”和“放手”的修行。
真正的教育就藏在家庭的细枝末节中。
而你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孩子会给出你答案。
孩子的所作所为就是对家庭教育的反馈。
如果你在你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这6个迹象,那说明你用对了方法,是一位非常尽责的家长。
迹象一:孩子能在你面前表达各种情绪
心理咨询师表示:“孩子太听话或者太叛逆,都是不正常的。”
你是否习惯用“听话”、“乖”来衡量孩子的好坏。
孩子也会发现,当自己表现得“乖”的时候就会得到父母的夸赞。
如果你的孩子在你面前只有乖巧和懂事,那可能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出了问题。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能在你的面前表达各种情绪。
会放声大哭,也会哈哈大笑,会据理力争,也会撒娇服软。
说明你给足了孩子安全感。
背后的培养之道:
- 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没有经常对孩子说“不准哭”、“有什么好怕的。”
- 积极引导孩子认识情绪,你现在是很难过/生气/高兴……
- 当你爱孩子所有的样子时,孩子就会明白,情绪没有对错,我们该学习的不是压抑情绪,而是正确表达情绪。
![]()
迹象二:孩子敢于承认错误,也不害怕失败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会有失败的时刻。
如果面对错误时,孩子能够坦然承认,“我错了”,而不是找借口或者逃避。
面对失败时,即使失落,也能嘟着嘴说:“我可以再试试”。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表现,那你就心里偷着乐吧。
说明孩子内心很强大,不会过度依赖外界评价,有很好的自我价值感。
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否定自己,更有输得起的“韧性”。
这来自父母给的底气:
-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什么丢脸见不得人的事;
- 分享自己的犯错或失败经历,让孩子明白犯错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
- 及时表扬孩子改正错误和努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和成就。
![]()
迹象三:孩子能够有自己的主见,拒绝或反驳别人
有主见不是指固执,不听取别人意见。
而是孩子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选择有决断。
不会事事依赖父母,也不会固执己见。
是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出色的沟通能力。
父母的功劳:
- 鼓励孩子表达不同想法,允许孩子“争辩”,“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 孩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让孩子做决定并承担后果;
- 不跟孩子过分强调“听话”,而是鼓励孩子思考“你觉得呢?”
![]()
迹象四:孩子能够自主安排时间和活动
空闲时,孩子能够自己决定“我要画一幅画”而不是在等着父母安排。
这样的孩子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内驱力和创造力。
持续成长的动力源泉:
- 教育留白,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支配时间;
- 多跟孩子提问而不是命令:你先运动还是先阅读;
- 允许孩子做无聊的事情,比如看蚂蚁搬家,随性涂鸦……
![]()
迹象五:孩子会主动分享
不需要你讨要,孩子会主动跟家人朋友分享自己最喜欢吃的酸奶,把她珍藏的小马宝莉卡片给你玩。
主动分享说明孩子内心有足够的爱。
没有讨好,而是愿意和亲近之人共享美好。
父母做到了这些:
- 不随便定义孩子“小气”,要分享不要小气,这句话对孩子而言杀伤力太强;
- 不强迫孩子分享,迫于命令才分享的孩子很难学会真正的慷慨;
- 不自作主张替孩子分享,这样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透支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
迹象六:孩子会关心别人的感受
当孩子看到你累了会给你来捶捶背,看到朋友哭了会递上纸巾。
说明你的孩子具有宝贵的同情心,而这是共情能力发展的标志。
未来孩子会收获到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父母的做法:
- 表达自己感受,引导孩子观察他人感受;
- 共情孩子感受,询问孩子感受,我这样做,你感觉如何?
- 引导孩子想象对方感受,你看那个小朋友摔倒了,你觉得疼吗?
![]()
这些迹象就是孩子的告诉你,别担心,爸爸妈妈,在你们的养育下,我正在健康的茁壮成长。
在养孩子这件路上,我们都要根据孩子的反馈,不断学习和调整。
高质量的陪伴,无条件的情绪包容和有效的沟通帮助,或许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强大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