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未婚人口比例上升及生育率持续走低等多重因素影响,韩国30多岁女性逐渐成为推动就业率增长的主要群体。即便育有子女仍选择继续就业的女性规模不断扩大,低龄子女对女性就业的抑制作用趋于减弱。同时,韩国政府持续加大工作与家庭平衡政策的支持力度,并强化针对因育儿经历职业中断女性的就业支援措施。
韩国女性政策研究院于18日发布的《女性劳动市场主要特点及启示》报告显示,去年15至64岁女性就业率达62.1%,创自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具体来看,25至29岁女性就业率自2016年超越同年龄段男性以来持续保持领先,去年达74.5%;30至34岁女性就业率亦攀升至73.5%,刷新历史最高水平。35至39岁女性群体就业率自2022年起呈显著回升,去年达68.9%。该年龄段女性就业率通常呈“M型曲线”特征,即因生育和育儿等因素在30多岁期间出现回落,至40多岁再度回升。
2019至2024年间,25至39岁女性就业率累计上升7.51个百分点。其中,广播通信业(1.92%)、专业科学技术服务业(1.6%)、公共行政(1.59%)、制造业(1.11%)、保健社会福利业(1.04%)等行业拉动整体女性就业率上升。分析指出,女性就业率持续上升主要受育有学前年龄(0至6岁)子女的女性比例下降、经济独立女性数量增加、未婚女性比例上升以及高学历女性群体扩大等方面因素推动。
尽管子女因素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但影响程度已有所减弱。调查显示,2016年,低年级小学生子女使母亲就业率下降的可能性为9.7%,而到2023年该比例降至9%。此外,高年级小学生子女对母亲就业已不再构成统计意义上的显著负面影响,中学生及高中生子女亦未表现出对母亲就业的抑制作用。
韩国政府也根据劳动市场结构变化强化相关政策支持。目前,女性就业政策的主管部门已由雇佣劳动部移交至性别平等家族部(原女性家族部),旨在从性别平等角度进一步强化女性就业政策体系。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韩国育儿假使用人数达14.1909万人,超过去年全年13.2535万人的水平。
政府在2026年度预算案中将与育儿假相关的预算同比增加1.3%,达4.72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9.14亿元)。其中,育儿假津贴预算最多,达3.3935万亿韩元,其次为产前产后休假津贴(3791亿韩元)和育儿期工时缩减津贴(2680亿韩元)。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指出,政府应结合女性劳动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制定符合长期职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构建将短期育儿休假与长期育儿期工时缩减等弹性工作制度相结合的综合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