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断有网友要求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这个话题,我的敏感点也许不太一样。
我想到的是历史的沉浮。
如果你关注外部信息,会注意到现在全世界都在谈中国强大的竞争力,高度紧张,美国政界对中国强大的执行令深感恐惧,太有爆发力了,但只有生活在中国的人自己才知道,一旦方向走偏了,特别是极左倾向,将产生极大的破坏力,这是邓公反复警告过的。
![]()
说了这么多想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个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当然是一个重大利好,但是,很多事情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逆的,缺少修复机制。
工人对企业,企业对财政,都缺少议价权。
曹德旺在国内可以一口拒绝给员工涨工资,在美国就不同了,工人有议价权,2016 年,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试图介入福耀工厂,若工会成功入驻,福耀就得接受 35 美元时薪、双倍加班费以及年度涨薪等条件,这将使成本瞬间翻番。曹德旺明确表示 “工会进来我就关厂”。为了阻止工会介入,曹德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将一线工人的时薪从 13 美元涨至 16 美元,增加了季度绩效奖金等。
![]()
一个没有制衡的社会,就会出现邓公所担心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同一个口号下的冷暖是不一样的,因而强调什么是利好市场,市场做出了反应才是真正的利好。魏杰教授委婉地说,过去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民营企业大佬们自己的“理解偏差”;李稻葵干脆说政策没有错,一切都对,但立即又打了一个补丁:不得不承认,现实的结果是民营经济出现了“收缩性”,信心不足。那究竟是没有错,还是没有错?这些都没问题,问题是怎么修复民营的信心?
![]()
所以,同样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驱动力是不同的,自2018年后,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的推动,十五五计划也 一样,产业政策也是国家资本主导,是有选择的,这些当然都是重大利好,但民营的小老板应该清楚,政策边界都已经写在促进法中了,它代表了民营经济的未来。
准备好过冬,年底是大多数企业的关口,明年最大的利好有两条,一是中美休战一年,二是从投资型转消费型会从提高社会保障开始。
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建立起纠错机制,那就是利好中的利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