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陕西省考古队挖出了上官婉儿的墓葬,意外从墓志铭上揭开了这位“红颜宰辅”沉睡千年的秘密。
当时空港新城正准备施工建造,考古研究院的队员提前进驻勘测,若没有问题,工程就可以顺利开始了。结果。清理一片被盗掘的墓群时,一处探洞下的深色回填土引起了考古队的警觉。
这个墓葬与周围土层有明显的色差,很可能下面有没被人破坏或者搬空的古墓。
工作人员十分雀跃,着手对此处进行清理。随着清理工作推进,一条斜坡墓道逐渐显露,墓道尽头连着五个规整的天井。
熟悉唐代墓葬规制的考古人员立刻振奋起来:在唐代,天井数量直接对应墓主人的身份等级,五个天井是妥妥的贵族规格,墓主人绝非等闲之辈。
可兴奋很快被疑虑取代,墓道壁上残留的石灰痕迹表明这里曾绘有壁画,却无半分色彩留存,显然下葬时壁画尚未完成加固,与章怀太子墓中吴道子亲笔绘制的精美壁画形成鲜明对比。
![]()
更令人意外的是墓室内部的景象:墓顶塌方,地砖被悉数揭起,四个壁龛里只剩几件粗糙廉价的陶俑,与“五天井贵族墓”的身份格格不入。
正当众人困惑之际,一方残存的墓志被清理出来,墓志盖上“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九个篆字,瞬间让全场屏息。
在大唐,“上官”和“昭容”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只有被誉为“称量天下之才”的上官婉儿。
然而,这位“红颜宰辅”的墓葬,本应随葬丰厚、规制完备,可眼前不仅随葬品寥寥,连棺椁都不见踪影,墓室中仅存的一小节骨殖,根本无法分辨是人骨还是兽骨。
考古队队长推测:“这种刻意的毁灭性破坏,不像普通盗墓贼所为,更可能是官方行为。”
也就是说,上官婉儿曾被厚葬,但又被朝廷暗戳戳的给毁了。
并且史书上对此毫无记载。
工作人员对墓志上千字的铭文进行分析,并与我们熟知的史实进行对比校正。
为我们还原了她的一生。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
公元664年,唐高宗因不满武则天专权,密召上官仪草拟废后诏书。事泄后,唐高宗为自保将责任全推给上官仪,导致上官家族满门抄斩。此时刚出生的上官婉儿,随母被充入掖庭为奴,从贵族千金沦为宫婢。
掖庭的苦难没能埋没她的才华。
墓志记载,上官婉儿“天性韶警,善文章”,14岁时因一篇即兴诗文惊艳武则天,被破格提拔为才人,从此摆脱奴籍,成为武则天身边的机要秘书。
《旧唐书·上官昭容传》称她“每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公主执笔,众莫能及”,武则天晚年的许多诏敕都出自她手,陪伴武则天理政二十七年,逐渐成为朝堂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除此之外,上官婉儿的墓志中还有一处特殊的记载,弥补了史籍上的一段空白,那就是上官婉儿13岁封唐高宗才人,在42岁又被册封为唐中宗昭容。
![]()
在唐代历史上,成为父子两代帝王妃嫔的女性,除了武则天之外,还是比较罕见的。上官婉儿恰恰是其中一个。
但是,史书上对于上官婉儿的这段感情并没有提及多少,因此,史学家认为唐中宗未必对婉儿有什么感情,这很可能是受武则天的安排,让上官婉儿名正言顺地参与中宗朝政务。
而此时的上官婉儿,已从单纯的“笔杆子”,变成周旋于各方势力间的政治高手。
中宗复位后,韦后与安乐公主妄图效仿武则天临朝称制,上官婉儿曾经极力阻止安乐公主被立为“皇太女”。
她不仅屡次进谏,更是不惜冒死,堵上了自己的仕途,以削发为尼、饮鸩明志相逼,最终被中宗降为婕妤。
一向圆滑处事的婉儿,这样的冒进是不常见的。
这也与《资治通鉴》中“婉儿附韦后”的记载有所出入,所以上完婉儿的复杂性可见一斑,说明她曾试图维持大唐的权力平衡。
公元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试图自救,但李隆基斩草除根,他清楚婉儿的能力,不能留后患,所以上官婉儿被杀,时年46岁。
![]()
她死后,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并上奏唐睿宗,出资为她办理后事,恢复其昭容身份。
这也解释了为何她的墓葬能有五天井规格,这是太平公主为她争取到的荣誉。
可太平公主的庇护,也最终却给上官婉儿的墓葬带来了灭顶之灾。
大唐的女性是很有思想的,武则天之后,有许多女性从后宫走向朝前,并从小情小爱中瞄上了权利和地位。
太平公主在期间也很有代表性。
公元713年,李隆基登基后,以“谋逆”罪名赐死太平公主。
杀了太平公主还不够,史书上记载玄宗派人连同太平公主的党羽一同诛杀,并牵连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命人毁其墓。
死后挖坟,那很恨了。
上完婉儿作为太平公主的至交,自然难逃牵连。
这个猜测并非凭空,因为上官婉儿墓中没有盗洞,破坏是从墓道入口开始的大规模拆除,这符合唐代官方毁墓的特征;墓中未发现二次下葬痕迹,说明毁墓发生在她下葬后不久,与太平公主被赐死的时间线高度吻合。
唐玄宗毁墓,一方面是清除太平公主残余势力,对其他人起到示警,另外一方面也是对影响朝政的女性的彻底清算。
![]()
值得一提的是,唐玄宗对上官婉儿的态度并非全然否定。
《全唐诗》收录了她的32首诗作,认为其文风“绮错婉媚”,对唐代律诗发展影响深远。
开元初年,唐玄宗特意下诏,命人编撰《上官昭容集》二十卷,由张说作序,称其“风雅之声,流于来叶”。
从掖庭奴到昭容,从“笔挟风霜”到墓冢被毁,在男权主导的封建王朝,女性即便拥有惊世才华,也难以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而那方历经千年的墓志与残破的墓葬,共同为我们拼凑出一个真实立体的上官婉儿,让这位唐代才女的传奇,不至于湮没在历史尘埃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