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与转型的关键时期,一则关于行业龙头的动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025年11月17日,中粮集团旗下商业地产平台大悦城地产(00207.HK)宣布,私有化决议案获计划股东高票通过,其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预计将于11月27日正式撤销。从2013年登陆资本市场到2025年完成私有化闭环,这场跨越十二载的资本旅程,并非终点,而是中粮系地产板块优化治理结构、聚焦核心业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起点。
作为中粮集团布局商业地产的核心载体,大悦城地产在上市期间构建了坚实的业务根基。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精准布局全国五大城市群,打造了32个涵盖大悦城、大悦汇等知名品牌的商业项目,同时手握一线城市优质投资物业、销售物业及多个高端酒店资产,形成了多元化、高品质的资产矩阵。这些资产不仅是城市商业活力的重要引擎,更是中粮系地产抵御行业周期波动的核心底气,为后续业务整合与价值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私有化的顺利推进,源于对企业发展现状与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在上市期间,大悦城地产虽实现了资产规模的稳步扩张,但也面临着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的挑战:股票流动性不足导致股东退出渠道受限,融资功能受行业环境影响难以充分发挥,而"A控红筹"的特殊架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治理的复杂性。在此背景下,中粮集团旗下A股上市平台大悦城控股发起私有化要约,以约29.32亿港元的总代价回购股份,既为中小股东提供了公平、便捷的退出路径,也展现了控股股东对企业价值的坚定信心。
股权结构的优化将成为大悦城地产发展的重要契机。私有化完成后,大悦城控股对大悦城地产的持股比例将从64.18%大幅提升至96.13%,加上得茂3.87%的持股,形成高度集中且稳定的股权结构。这种股权整合并非简单的资本运作,而是中粮系地产板块战略协同的关键一步。正如大悦城控股所言,交易完成后将显著增厚对大悦城地产的权益,有效提升归母净利润,为企业财务状况改善注入强劲动力。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经历2022至2024年三年战略调整期后,大悦城控股已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此次私有化的落地将进一步巩固盈利基础,推动企业财务状况持续向好。
从行业视角来看,大悦城地产的私有化是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的理性选择,更是企业主动求变的战略突围。近年来,随着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革,房企纷纷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整合资产资源、提升治理效率等方式应对挑战。自2021年首创置业开启房企私有化先河以来,中国宏泰发展、华发物业、首创钜大等企业相继跟进,近期五矿地产、大悦城地产的加入,使得这一趋势更加明晰。
克而瑞的研究分析指出,房企私有化退市的核心逻辑在于三大维度的战略考量:在市场与经营层面,通过私有化破解流动性不足、融资受限等难题,减轻连续经营压力;在战略与效率层面,摆脱上市公司监管约束,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战略决策灵活性,更好地聚焦长期发展目标;在行业环境层面,适应行业深度调整趋势,通过资产整合与业务重组,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大悦城地产的私有化进程,正是对这三大逻辑的精准践行,为行业同类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样本。
对于大悦城地产而言,私有化后的发展蓝图已然清晰。脱离上市公司的监管束缚后,企业将在中粮集团的整体战略部署下,实现更高效的资源调配与业务协同。一方面,可与大悦城控股在项目开发、招商运营、资本运作等领域深化合作,发挥规模效应与协同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更灵活地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业务策略,聚焦商业地产核心优势,加大对优质项目的投入与培育,进一步巩固在中高端商业地产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与此同时,中粮系地产板块的整体竞争力也将通过此次整合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央企,中粮集团在资金实力、资源整合、风险管控等方面具备天然优势。私有化完成后,中粮集团可将大悦城地产的优质商业资产与大悦城控股的A股资本平台更紧密地结合,形成"资产运营+资本运作"的双轮驱动模式,既保障商业地产业务的稳健发展,又能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产价值的充分释放,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