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一家和服店,老板站在门口看着整排新衣摆好,却等不到预期的游客潮。北海道滑雪场刚刚把雪道重新修整,本计划迎接旺季,预订却突然锐减。银座百货的柜员工发现,现在面对的不再是热情的客流,而是一地冷清。这一切,源于近期中国游客大规模退票。
![]()
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布赴日安全提醒。当天,旅游、航空业相关企业就已接到许多咨询。15日,六家主要中国航空公司开展免费退改签政策,将截止期定为12月31日。16日,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呼吁游客谨慎前往日本。三天内连续出台官方信息,形成完整链条——从源头到景区、商户,都深感压力。这次动向来的突然而直接,为日本旅游业敲响了警钟。
![]()
对日本而言,中国游客一直是重要客源。据官方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游客占日本外国游客总消费的35%,这是当地经济支柱之一。疫情放开至今,日本旅游业快速恢复,年底原本是旺季。各地商户提前采购商品、准备活动、招聘中文导购。但随着退票潮来袭,原定行程被集体取消,许多小型民宿、零售商、餐饮店收入骤降。鹿儿岛机场、札幌机场本土航班调度也因外部客流变化承压,航班频繁延误或取消,进一步影响整体运力安排。
![]()
与此同时,股市反应敏感。东京旅游和零售相关上市公司两天内跌幅达5%。分析人士给出直接评价:这种波动不是市场短期行为,是基于对未来信心的判断。实际损失数据尚未统计完成,但部分旅行社反馈,日本团体线路退订比例超过六成,这是近十年来罕见局面。尤其是依赖中文服务的小型商户,受冲击最明显。有业者坦言,近一周的营收只相当于往年同期开业日中的40%左右。
![]()
此轮中国游客“集体掉头”,并非简单受价格、航班等日常因素影响,而是整个市场情绪和信任发生了质变。优先考虑安全、舒适成出行标准。近期中日关系升温,地缘政治新闻频频刷屏,部分消费者对目的地产生担忧。调查显示,相同预算下,国内哈尔滨冰雪游、四川温泉游、云南滑雪场成为游客新选项。并非所有人因价格或交通选择放弃日本,更重要的是“安心感”“信任感”比优惠更能促消费。
![]()
事实上,日本已经将“观光立国”作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核心战略。2024年以来,旅游业贡献GDP的比重迅速攀升,相关产业就业人数逐月增长。然而对于外部游客依赖过高,风险也随之增加。有日本本地居民支持限制入境人数,认为游客过多影响生活品质。也有企业界担忧,中国游客减少会影响整体饭碗,觉得政治因素带来的不可控性太强。商户只关心生意是否兴隆,与政治表态无关,但结果还是要由大环境决定。
![]()
过去几年,每逢地缘摩擦,旅游、消费和投资都会出现连锁反应。市场和情绪紧密连接。经济行为本身受热点事件影响极大。如果目的地在媒体报道中频繁亮相且负面居多,即使政策宽松、机票便宜,游客也难有积极性。在这轮退票潮背后,日本商户早已感受到消费信心下滑不是一时之事,即便政策调整,信心恢复也需更长周期。
![]()
如今的日本机场登机口几乎空空如也,一些主题景区提前闭店。和服店、茶坊、酒店都在等待下一批客人。有人将目光转向稳定、安全的国内游,趋势正在改变整个市场格局。日本旅游业如何自救,还有待观察。实际上,恢复游客信心比调整政策、价格、航班更关键。只有真正让消费者觉得“值得去”“去了不会担心”,才可能推动行业复苏。
![]()
政治和经济往往没有明确分界。一地的新闻、政策和社会氛围,最终影响的是普通人的脚步和钱包。这次日本旅游业尚未迎来战争阴影,却已提前感受到“冷却”。商户的压力与机场的清冷,胜过任何数据统计,这也是现实对政策的直接回馈。对所有关注者来说,这不只是一次旅游业风波,也是理解市场情绪与产业联动的鲜活案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