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刚刚过去的周末,长寿路上的鸿寿坊内热闹非凡。首届“精神抖擞节”在此举行,这场专为50岁以上人群打造的退休生活嘉年华,通过文化展演、经验分享、市集服务等多元形式,为50岁以上群体打造了展示活力、交流智慧的平台,成为普陀区探索“积极老龄化”路径的创新实践。
![]()
“抖擞派对”区域内,50岁的内蒙古街舞达人“三岁娜拉”与Z世代舞者同台竞技,舞姿灵动不输年轻后辈。尊巴舞池的律动表演与电子八段锦的融合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吸引不少路人涌入舞池参与互动。跨代际“万岁”合唱中,银发族与青少年共同唱响经典曲目,台下观众挥舞荧光棒呼应,现场气氛热烈。
![]()
如果说舞台是活力的秀场,分享会则是智慧的殿堂。在“抖擞分享会”上,不同年代的嘉宾围绕“退休重启”展开对话。退休后骑行全球的李冬菊、转型短剧演员袁吉农等嘉宾,以亲身经历分享“人生下半场”的无限可能。62岁的时尚博主“一张”,从青岛来沪成为“沪漂”,开启新生活,通过小红书传播穿搭理念并登上话剧舞台;58岁的历史老师转型DJ,用电子音乐传递生活热情。他们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年龄从来不是追梦的障碍。作为活动亮点,“抖擞榜样颁奖礼”现场颁发了“年度精神抖擞人物”“职业重启家”“生活冒险家”等五大奖项,表彰在各领域活出精彩的50岁以上人士。
![]()
嘉年华既有“诗与远方”的精神滋养,更不乏“柴米油盐”的贴心暖意。“抖擞市集”里,健康咨询、养老服务、非遗手作、特色食品等多元服务与商品一应俱全。从健康咨询(血压检测等)到养老政策解读,从非遗手作、手工饰品到特色食品、养生食材,一站式便民服务精准对接银发族需求。为期两天的活动,鸿寿坊客流同比提升10%,展现出“银发经济”在社区商业中的活力与潜力。
![]()
从工程师到演员,从教师到DJ,他们的转型离不开社会支持。老年大学、社区兴趣班等正成为“第二人生”的孵化器。在这些平台上,他们不仅学习新技能,更重构社交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据了解,近年来老年群体参与兴趣活动的人数持续增长,仅普陀区老年大学枫桥校区本学期就开设班级177个,服务学员近5000人次。正如鸿寿坊项目总经理王莹所言,新一代退休群体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他们不仅需要便利的生活服务,更需要一个展示自我、建立连接的生活舞台。
作为上海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区,普陀区早已将发展银发经济纳入区域规划,通过推进长者友好商城建设、完善制度保障等举措深耕“积极老龄化”。今年8月,普陀区发布全市首个《“长者友好商城”评价标准》,从文化、管理、服务、环境等多维度为银发族“享老”生活保驾护航。普陀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业体是长者友好环境的重要载体,普陀区正在全力推进长者友好商城建设,未来将持续以长者需求为导向,推动多元主体共筑长者友好社会生态,让积极老龄观融入日常,助力每位老人享有精神富足、生活精彩的晚年。
原标题:《上海首届“精神抖擞节”,银发族“秀”出人生新精彩》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郑长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