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本报讯 (记者赵欣 通讯员赵海建)“是鲁家峪人民用生命铸就了‘矢志革命、舍己为国、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精神丰碑……”日前,在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遵化小学生代表化身“红色小讲解员”,为前来祭奠革命先烈的党员干部讲述当地军民的抗战事迹。小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受到参观团成员的一致称赞。
近年来,遵化市立足本地红色资源禀赋,构建起“课程筑基、文化浸润、实践赋能、队伍强基”的思政教育体系,让红色基因在校园落地生根,为青少年成长赋能铸魂。
课程设置是思政教育的核心载体。遵化市教育局锚定思政育人目标,全面构建起适合本土实际的课程体系。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遵化市中小学生品行培养校本教材》,每周开设跨学段联合思政课程不少于2课时;将“西铺‘穷棒子’精神”“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鲁家峪抗战精神”等本地红色资源融入学科教学,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红色元素,真正实现“思政+学科”深度融合。同时,注重红色资源整合,打造建明镇、新店子镇、地北头镇三个区域性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开发“传承红色基因、领略大美遵化”等精品研学路线4条,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式思政教育格局。
特色创新让思政教育焕发活力。重点培养红色小讲解员队伍120余人,通过专业训练后,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石峪陈列馆、鲁家峪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西铺“穷棒子”村史馆等场所开展志愿讲解服务,以童声传递红色精神,让红色故事“活”起来。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组织“重走愚公路”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地探访中感悟艰苦奋斗精神。此外,全市各校累计开展“薪火启新程”开学第一课、红色艺术作品展演等活动700多场次,学生们通过学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创作红色绘画、书法、话剧等艺术作品,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精神底色。
师资建设为思政教育筑牢保障。遵化市教育局实施分层分类思政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严格落实各校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机制,形成“干部带头、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