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县,郝洪勤的名字已成为乡亲们心中“致富带头人”的代名词。这位从县城商铺走向田间地头的县人大代表,十余年来深耕乡土,躬身实践,用智慧破解种植难题,用担当架设致富桥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履职答卷。她的每一步足迹,都饱含着对乡亲的深情与对土地的热爱。
“你看这色泽和密度,今年的甘蔗肯定甜!”11月12日,在曹县普连集镇李楼寨村的强勤种植专业合作社采摘园里,合作社负责人郝洪勤轻轻掰开一截甘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如今已是高级农艺师的她,谈起种植技术头头是道。而谁能想到,13年前她还是一位生意人。
2012年前,郝洪勤在县城经营的店铺生意兴隆,生活安稳。每次回到老家,看到一些村民生活困难,她心里总是五味杂陈。“看到有的老人冬天穿着单薄,夏天还要顶着烈日干农活,我就想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从那时起,她开始力所能及地为困难村民送衣物,用点滴善举温暖乡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帮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得让乡亲们有自己的增收门路。”带着这样的想法,2012年郝洪勤一边经营生意,一边四处考察项目,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农业种植上。“当时觉得种葡萄见效快,市场前景也好,适合带领乡亲们一起干。”然而,这个决定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丈夫和婆婆深知种地不易,不想让我受累,苦苦相劝。”郝洪勤回忆道。她反复向家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和规划,直到试种出口感香甜的葡萄,才最终赢得了家人的支持。
2013年,郝洪勤毅然在老家流转了53亩土地,正式踏上种植葡萄的道路。为掌握更多种植技术,她买来农业类书籍自学,还远赴外地取经。丈夫也全力支持,承担起生产管理工作。夫妻俩几乎一心扑在田地里。
2014年,曹县强勤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郝洪勤注册了“姊妹庄园”商标,构建起“种植+销售+技术指导”一体化模式。针对周边村民家庭情况各异的实际,她推行钟点工制度,让村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赚取工资。“原来没工作,现在一天能挣100元。”务工村民的话语中满是感激。
十余年来,郝洪勤凭着一股“犟”劲坚守深耕,取得“抗土壤酸化板结新型专用肥料在无公害叶菜上的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科技成果1项,推广“固体粪肥+N精准施肥创新技术”“生物与中医农业结合新模式增产增效”等10项新技术,累计培训果农2万余人次。她主持完成了2019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富硒葡萄生态种植规范化科技成果推广及科技指导服务项目,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2024年,郝洪勤获评“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李楼寨村的葡萄种植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强勤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成为全县就业示范点。
面对“互联网+”的浪潮,郝洪勤再次展现了前瞻视野,主动拥抱电商直播新业态。“电商让农产品走出曹县,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日前,她带领企业在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总工会、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的首届乡村振兴电商直播大赛总决赛中,荣获农业企业赛道优胜奖。
作为县人大代表,郝洪勤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她的足迹遍布省市县数十个农场,将科学的种植方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送到千家万户;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议题深入调研,她提出的建议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农民发声、为农业出力”的誓言。
如今的郝洪勤,头顶“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山东省乡村旅游创业之星”等荣誉,但她初心不改:“人大平台给了我成长的力量,未来我要继续带动更多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郭阳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