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大年初一,婆婆突然在饭桌上发脾气,说菜太咸,孙子太吵,连她老伴一句咳嗽都能让她怒上心头。我坐在她对面,眼神一对,就明白了——她正扛着那第一道坎。
![]()
更年期的第一道坎,大多从45岁开始,往往被当成“脾气不好”误解。我当年就是在照顾婆婆的过程中,开始关注这个阶段的种种变化。
她以前爱干净、话多、笑起来像个孩子,可那几年,冷不丁就发火,白天不想说话,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那时我才意识到,情绪的崩塌不是无缘无故的,是体内激素在乱跑。我自己过更年期那会儿,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那年我47,春天刚过,睡觉出汗、心慌、头晕,浑身像没电。那晚我坐在厨房,把电饭锅的盖子打开又关上,一遍遍试,就是想不起来自己要蒸什么。脑子一片空白是我最害怕的事,比失眠还让人慌。那天晚上,我把自己关在厨房哭了半小时。
![]()
45岁到49岁,是第一道坎。这几年,身体的激素水平开始剧烈波动,就像车子在下坡,刹车突然不太灵,油门也踩不动。月经开始不规律,有时候两个月都不来,有时候半个月就来两次,量时多时少,搞得人心惊胆战。
有个邻居阿姨,49岁那年突然大出血,送去医院一查,说是子宫内膜增生,差点误当成恶性肿瘤动了大刀子。
第二道坎,是50岁到54岁。这时候,月经基本停了,真正意义上的绝经期到了。但这坎比第一道还难过的是,一些更深层的问题开始冒头,比如骨头发酸、膝盖咔咔响、手指关节早上醒来像卡壳一样拧不动。
![]()
我那时候每天早上起床,脚跟踩地都疼,感觉脚底像踩在石子上一样,走几步才缓过来。那几年,我最怕去菜市场。不是因为人多,而是菜篮子拎不动了,手腕像没有支撑一样。
一位同行的朋友,说她那阵子打麻将都不敢上桌,一摸牌,手就抽筋。钙开始流失,骨密度下降,身体在静悄悄地“缩水”,但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这时候的情绪不像前几年那么暴躁了,但换成了冷淡、疲惫、对什么都没兴趣。我有段时间,连最爱的毛线都不想织,坐在阳台一下午,脑子里空空的。那种空,不是无聊,是一种“活着没劲”的感觉。
![]()
朋友之间的聊天,也变味了。过去聊孩子聊工作,现在更多是“你是不是也觉得晚上睡觉突然心跳快”、“你有没有经常觉得自己在发呆”,这些话,男人听了不懂,年轻人听了觉得夸张,只有我们自己才明白。
再往后,就到了第三道坎,那是55岁到59岁。很多人以为熬过绝经就轻松了,其实这道坎才是真正决定你60岁以后是“晚年幸福”还是“病痛缠身”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身体恢复的能力明显下降,小病一拖就是大病,免疫力开始掉得厉害,有的人一年感冒五六次,怎么都好不了。
我一个表姐,56岁那年因为一次普通的胃炎,住院住了半个月。她以前体质很硬朗,年轻的时候下地干活都不喊累,可那年开始,她常常觉得身体“像被掏空”。医生说是激素水平长期失衡,加上她更年期时没重视,骨密度和肌肉量都掉得厉害,肠胃功能跟着也差了。
![]()
这一阶段,最容易出的问题是血压、血糖、血脂。我认识的几个阿姨,几乎都是在这个年纪被查出高血压,有的还一起带着糖尿病。她们说自己以前吃得比现在还多,怎么那时候没事?其实不是吃的问题,是身体代谢能力变了。
更年期的这三道坎,像三场考试,每一场的题目都不一样,但每一场都必须认真对待。有些人没熬过去,五十多岁就开始吃药、做手术,身体像老了十岁。也有些人熬过去了,六十岁还能爬山、跳广场舞、带孙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身边一个阿姨,58岁那年还跟着旅行团去新疆转了半个月,一路上人家导游都说她像四十岁。她是那种从45岁开始就特别注意身体的人,不吃保健品,但她每天都走路、泡脚、早睡,不熬夜。她说自己不是怕老,是想老得舒服点。
![]()
60岁一到,就能看出来你这三道坎过得怎么样。我在社区做讲座时,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你这十年,是被身体拖着走,还是你自己掌着方向盘?”这句话说出口,总有人脸色一下子变了。因为她们知道,自己不是不知道保养,是一直在等一个“没事”的明天。
有时候我去朋友家串门,看到她丈夫在打麻将,她一个人坐沙发上揉腰,眼神里全是疲惫。我过去握她的手,一摸就知道她最近睡不好,手心都是汗,指节有点僵硬。身体的变化,不用仪器也能感受到,只看你愿不愿意面对。
我在50岁那年,买了一面小镜子,放在厨房抽屉里。每次做饭前,我都照一照自己,看看脸色气色,也看看自己的眼神还亮不亮。那面镜子不是用来看皱纹的,是提醒我:自己是自己的医生。
![]()
更年期不是病,但它带来的每一个变化都可能是病的前奏。这三道坎,不是谁都能轻松跨过去的,尤其是第三道,常常像一堵墙,不是靠意志就能撞过去。你得用方法、用耐心、用对自己的了解去绕过它。
我常说,女人的身体从45岁开始,就进入了一个“考验期”。这不是惩罚,而是老天给我们的提醒——要开始学会照顾自己了。60岁的时候回头看,如果你还在被失眠困扰、动不动就心慌气短、总觉得人累得慌,那说明你这三道坎起码有两道没过好。
但我也见过很多60岁的女人,脸上皱纹不少,可眼神里有光,走路带风。她们的身体不一定比别人年轻,但她们心里踏实,知道怎么跟身体相处。她们把自己当朋友,而不是敌人。更年期这三道坎,不是用来害怕的,是用来准备的。
![]()
准备得当,就能走得稳。走得稳,就能活得久、活得好。等你60岁时再看看自己,你会知道,最难的那几年,其实是最值得感谢的时光。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更年期女性健康管理指南》 2.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老年女性生理变化手册》 3.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年度报告(近十年数据) 4.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视角下的更年期调理》 5. 中国营养学会《中老年营养与膳食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