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在当前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银行业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信贷资产质量稳定、风险抵补充足、流动性指标平稳,既彰显强劲发展韧性,更呈现清晰的结构性优化趋势,为宏观经济稳定回升注入金融动能。
□文龙
11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最新监管指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74.3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
在当前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银行业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信贷资产质量稳定、风险抵补充足、流动性指标平稳,既彰显强劲发展韧性,更呈现清晰的结构性优化趋势,为宏观经济稳定回升注入金融动能。
总体看,三季度监管数据的积极亮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型银行“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结构性支撑能力强化是三季度银行业运行的核心特征。2025年三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占银行业整体比重达43.9%,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较2020年三季度提升3.2个百分点。经济承压阶段,大型银行主动担当金融市场“定心丸”角色,高效传导货币政策,精准落实重大战略部署,在基建、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加大信贷投放,以合理资产增速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资金支持。金融资源向系统重要性更高、经营更稳健的大型银行集中,既推动其市场份额稳步扩大,更有效提升了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为稳定市场预期筑牢基础。
二是盈利能力呈现企稳回升积极信号。净息差作为银行传统盈利核心指标,在LPR多次下调、银行业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曾长期面临收窄压力。三季度数据释放关键向好信号: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环比持平。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提升0.01个百分点,成为行业盈利回暖的重要佐证。这一企稳态势,本质是银行业负债结构优化、成本管控成效显著的直接体现,意味着银行盈利能力基础更稳固,同时也反映出银行业在让利实体经济与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之间实现动态平衡。
三是普惠金融服务深度广度持续拓展。金融服务普惠性成色不断提升是三季度亮点之一。2025年三季度末,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4.1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2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高速增长,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微观市场主体,清晰地展现出金融资源向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倾斜的导向,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正向激励效应。这一成效有助于修复经济内生动能,对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彰显了银行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四是流动性管理保持稳健审慎态势。在全球金融环境波动加剧、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背景下,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能力经受住了考验。202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流动性比例、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等核心流动性指标均稳定运行。充裕且稳定的流动性既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舱石”,更是银行扩大信贷投放、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前提,也为银行业在复杂环境中稳健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前,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核心稳健指标与盈利指标均呈积极变化,行业韧性持续增强。未来,银行业需要把握经济回升机遇,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以转型激发活力,以主业夯实根基。
优化信贷结构,精准赋能实体经济。银行机构需聚焦国家战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放,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根据实体经济需求,开发专属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同时,严格落实房地产企业融资“白名单”制度,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深化内部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银行机构要坚持差异化发展,大型银行强化系统重要性作用,中小银行应摒弃“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深耕本地市场、聚焦本土客户,形成与大型银行错位竞争优势。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大金融科技投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风险定价能力、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同步管控模型风险与网络安全风险,构建覆盖多维度风险的智能风控体系,强化潜在不良资产识别与处置,筑牢风险防线。
坚守稳健底线,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银行机构需增强负债管理主动性,通过优化存款期限结构、拓展低成本结算性存款压降负债成本,为净息差稳定创造条件。强化资本精细化管理,平衡业务扩张中的资本消耗与补充,通过内源性利润积累与外源性渠道补充资本,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夯实行业稳健经营基础。
总体而言,三季度银行业监管数据传递出清晰积极信号,行业运行稳健、结构优化特征日益凸显。随着政策效能释放、经济回升动能增强,银行业需坚守稳健经营底线、深化改革创新、聚焦主业发展,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为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更强金融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