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许诺言 编辑丨鱼爸 图片来源绘本
1
你们是什么时候和自己的孩子分床睡呢?
很多人说要“3岁分床、5岁分房”。
但是,我想说这也不是标准答案。
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不一样,心理适应能力也不同。
如果太着急,反而会毁掉孩子的安全感。
我家老二现在已经七岁了。
他还是和我们睡在一个房间,当然是睡在我们房间的另一张小床。
每次跟他说起让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单独睡这件事,他就开始泪眼往汪地说,“爸爸妈妈你们是不要我了吗,你们是不愿意陪我睡了吗?”
说的多了老二就开始发脾气,一直喊着我不要,我不要一个人睡,我就要跟爸爸妈妈睡。
看他情绪这么抵抗我们就暂且把单独睡这件事搁置下来。
儿童心理学研究显示,4-6岁是孩子开始建立独立意识的关键期。
分房睡不仅能帮助孩子发展空间边界感,更是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契机。
就像破茧的蝴蝶需要独立面对黑暗,孩子也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会与孤独共处,建立起对自我的信任。
但分房睡从来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冒险。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成长节奏,有的孩子在五岁时就主动提出想要自己的小天地,而有的孩子直到七岁仍对父母的怀抱充满依恋。
这种差异源于孩子的性格特质、安全感建立程度,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
分房睡的本质,是亲子关系中第一个正式的分离仪式。
2
孩子在一天天的慢慢长大,他不可能一直跟我们在一个房间。
他得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不仅让我想起了老大小时候分床睡的事情。
二胎家庭之中肯定有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
相比较老二的调皮捣蛋,老大性格比较沉稳,老大当初很顺利的过渡到自己单独一个房间。
我记得当初老大幼儿园大班,他就开启了一个人独立睡。
在他分床睡的前一个月,我们有意无意的跟他说起让他单独睡这件事。
第一次说的时候老大也流露出小心翼翼的表情嘟囔着说,“不要,我就想跟爸爸妈妈睡在一起”。
我们跟他分析了自己睡觉的好处,说的次数多了,他从心里上慢慢接受了这件事。
也默认了长大后要一个人一个房间的想法。
大班的一天晚上,我和孩子他爸在他的房间陪睡。
给他讲了故事书,给他看了他小时候的照片,还有幼儿园的画册。
老大心满意足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不哭也不闹。
第二天早上起来。还很开心的跟我们分享了他昨天晚上做了去游乐园的美梦。
那时候我就知道,老大分床睡这件事成功了。
当然在分床睡之前,我们邀请他参与了他房间的设计,比如墙壁要涂成什么颜色;喜欢什么样的窗帘;书柜摆放位置;房间墙壁贴什么样的卡通图案,充分听取了老大的意见。
回头看这段历程,我意识到育儿中最难的不是那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而是处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不舍。
我们总想给孩子筑起无风雨的港湾,却忘了他们需要建造自己的船。
分房睡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它符合某种育儿标准,而是它第一次清晰地划定了:这是你的领域,那是我的领域,而我们之间的爱,足以跨越任何界限。
![]()
3
养育孩子,终究是一场精心准备的告别。
从分房睡开始,到上学、交友、离家,每一次分离都在重复同一个主题:我爱你,所以愿意让你离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些大人,其实比孩子更需要成长。
我想每个孩子都需要自己独立成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虽然有点难以接受但这又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第一次的分离,就是孩子在婴儿时期从母体分娩。
后面就是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开启独立一天的生活。
直到他进入小学进入中学进入高中,以后慢慢长大,他都会有自己独立的人生。
但是,面对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孩子。
用在老大身上分房的方法用在老二上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和孩子爸想了一个好方法。
在老二七岁生日当天,郑重其事跟他提起了分房这件事。
首先我们跟他讲了哥哥以前分床睡的所有经过。
包括哥哥怎样参与自己房间的设计,还有给老二看了哥哥分床睡之后我们偷偷给他拍的照片。
看到哥哥睡着后四仰八叉奇怪的睡姿,老二捧腹大笑,说哥哥真像一只猴子。
老二居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问道,“妈妈,那我以后一个人睡是不是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墙壁颜色”。
我们点点头肯定的说:“当然了,那是你的房间。你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分房睡觉初期提起了奖励机制,独自睡觉一个星期,就带他去看心心念念的动物园。
这种渐进式的分离策略,比强制分房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支持。
就像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
4
分房睡的过程,本质上是帮助孩子学会应对人生中的第一次“分离焦虑”,在父母的守护中建立起独立面对世界的勇气。
我们很认真地跟他说:“即使分房睡,爸爸妈妈也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身边,信誓旦旦的保证打消了孩子的顾虑”。
分房后,在他睡觉之前我们都会轮流陪在他房间,要么讲故要么分享伙伴之间的趣事。
在他睡着后,我们房间的门都不会关上,如果半夜醒来想要找爸爸妈妈,我们会立刻出现在他身边。
我们给予他满满的安全感,一星期后自然而然地过渡成功。
期间半夜醒来一次,我们很快就跑到他身边。
一个月后他已经喜欢上一个人睡一个房间的感觉了。
小孩子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我们要给他时间,也要给自己耐心,静待花开。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分房睡只是其中一个驿站。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分离时刻”:第一次独自上学、第一次离家旅行、第一次独立生活。
而分房睡教会我们的,是如何在爱与独立之间找到平衡,如何用温暖的守望,陪伴孩子勇敢走向属于自己的独立之路。
作者: 许诺言,俩娃宝妈,喜欢用文字记录所有温暖。 本文为平台妈妈来稿(投稿邮箱:2563464103@qq.com 欢迎来稿分享)鱼爸进行编辑整理发布。 图片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鱼爸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欢迎留言!
您 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 分享吧
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龙专家”小小鱼和弟弟小谦,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回家全职带娃。
每天用心带娃的同时,陪娃读了上千本绘本,也在公众号分享自己真实的育儿及亲子阅读的感受。平日好读书和创作,坚持原创分享,得到了几十万爸妈的关注。
这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理论,只有真诚地分享。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温暖你……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回复下方文章前面的数字编号,即可阅读。
下面这8篇文章我猜你会喜欢
20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
203:跟孩子哭穷,到底有多可怕?
205: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6: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207: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117:养男孩,三岁时需要一个关键转变!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120:爸爸,决定一个家的温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