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四川舰启航海试,三天后顺利返港,这艘编号51的两栖攻击舰,不仅是中国海军的新成员,更是全球第一艘搭载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与电磁弹射的同类舰艇。
它不是福建舰的“配角”,而是直接把中国海军的动力技术拉到了下一个时代,美国的电力推进还在纸上,中国已经把它拉进海里,比福建舰更先进,却不是航母,比美国更超前,却低调服役,四川舰的全电推进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
很多人还在纠结福建舰用没用上核动力,没注意到这边的四川舰已经悄悄完成了技术跳跃。
![]()
它用的是综合电力系统+全电推进,说白了舰上所有系统,包括推进、雷达、弹射,全靠电,这不是“未来技术”,这是已经在海上测试的现实。
美国也想走这条路,但“福特”号航母搞了十多年,电磁弹射系统问题不断,综合电力推进一直没法稳定。
而中国在一艘两栖攻击舰上就把这套系统跑通了,不声不响把最难的部分先做出来了,你可以怀疑它是不是航母,但别怀疑它的技术含金量。
![]()
双舰岛设计、电磁弹射、无人机起降能力,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舰”了,它是带点航母味儿的“混合体”。
关键在于这种推进方式不仅省油、安静,还能灵活分配电力,未来要上激光武器、电磁炮,电力得跟得上。
四川舰现在就预留了这种可能性,而美国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依旧停留在柴电联合推进的老路上,这个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是代际差异。
![]()
福建舰是中国第一艘装备电磁弹射的常规动力航母,但它没能实现全电推进,原因不复杂,技术太新、风险太大,而四川舰反而成了试验田,你可以说福建舰更稳,但技术上四川舰更敢走。
福建舰用的是蒸汽轮机,虽然成熟,但体积大、效率低,电磁弹射一开,电力调配就成问题。
而四川舰的IPS系统能做到全舰电力集中管理,想要多少给多少,电磁弹射、雷达系统、甚至未来的高能武器,都能随时“插电启动”,这意味着这艘舰能像电动车一样,随时升级系统,不用大改结构。
![]()
这不是说福建舰落后,而是说它和四川舰分工不同,福建舰是航母编队的核心主力,稳定是第一位,四川舰是快速反应的两栖平台,需要灵活、强悍,一个是主战坦克,一个是多功能装甲车,搭配使用,效果远比单一平台强。
但从技术角度讲四川舰是更先进的平台。它的存在直接抬高了中国海军的技术天花板,美国现在还在为“福特”号的电力系统头疼,中国已经把这套系统拉到一艘4万吨级的舰上跑通,谁在前面,不用多说。
![]()
现在业内普遍猜测,004将采用核动力加电磁弹射的组合,这没错,但关键问题是电力系统怎么管?核反应堆能提供高功率输出,但怎么转化成舰载设备能用的稳定电流,这才是难点,四川舰已经给了一个成熟答案,IPS系统。
这是个信号中国海军未来的主力舰艇,包括航母,很可能全面进化为“电气化平台”,这样的舰艇更容易实现模块化、标准化,造舰速度提上来,维护成本也低。
更重要的是未来作战靠的不只是舰炮和飞机,而是电子战、激光武器、无人系统,这些新装备对电力的要求远高于传统火力系统,有没有全电推进,决定了一艘舰能不能打“未来的仗”。
![]()
从这个角度看四川舰不是一艘两栖舰,它是004的“预演者”,它把最难的电力系统先跑通,为004扫清了技术障碍,也就是说004航母不是从福建舰“进化”来的,更像是从四川舰“复制”过去的。
美国海军的下一代航母要到2030年后才可能全面电气化,中国已经在2025年做到了,这就是“超车”。
076型四川舰的意义,不只是造出了一艘新船,而是提前把中国海军拉进了一个新的作战时代。
![]()
全电推进、电磁弹射、无人机协同,这些不是未来,而是现在,它不是替代福建舰,而是和福建舰一道,把中国海军的战场从“近海”推向“远海”。
更重要的是它为004航母、乃至之后的海军主力舰艇提供了一套成熟的“技术模板”。
美国海军过去几十年一直在试图迈进全电推进时代,但始终没能啃下这个硬骨头。中国这次没有靠大航母来试,而是用一艘两栖舰悄悄做了。
![]()
这不是“赶上”,这是“领先”,这一次,中国真的又先走了一步。美国还在试验,中国已经部署。
004航母不远了,它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了真实的技术支撑,而这一步福建舰没做到,四川舰做到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海军电气化,已经领先美国一代,004航母已经安排上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