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5时许,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笼罩在温暖的夕阳余晖中。一艘灰色涂装的巨舰缓缓靠向码头,舰桥上官兵们忙碌的身影清晰可见——这就是我国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它在完成为期3天的首次航行试验后,顺利返回船厂码头。
![]()
这一看似平常的返航画面,在军事爱好者中引发了热烈讨论。为什么这艘4万吨级的巨舰仅仅出海三天就返航?是测试遇到了问题,还是另有原因?
海试背后:三天试航验证了哪些关键能力?
四川舰于11月14日上午9时左右从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解缆出发,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这次试航虽然只持续了短短三天,但按照海军既定计划,圆满完成了预期测试任务。
![]()
试航期间,重点对四川舰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测试。这些测试是舰艇海试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舰艇后续能否正常运作。
军事专家张军社解释,舰艇的海试与新车磨合有相似之处,但又复杂得多。动力系统测试包括主机启动、停机、转速变化以及不同航速下的稳定性;电力系统测试则要检验发电机组、配电网络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
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到,四川舰在海上航行时姿态平稳,甲板上官兵正在进行观察瞭望。这表明首次试航主要集中在舰艇基本航行性能的验证上,为后续更复杂的测试打下了基础。
![]()
四川舰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双舰岛设计——这种布局在全球两栖攻击舰中颇为罕见。前部舰岛主要负责航行操控,后部舰岛则专注于航空管制,分工明确提升了作战效率。
与传统两栖攻击舰相比,四川舰最大的突破在于创新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这使得它成为全球首艘具备弹射装置的两栖攻击舰。
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指出,这一创新设计打破了两栖攻击舰长期依赖垂直起降战机的局限。中国现有战机,包括攻击-11等无人机,均可在076型两栖攻击舰上起降。这相当于赋予四川舰小型航空母舰的功能,大幅延伸了其打击范围。
![]()
四川舰的满载排水量达到4万余吨,仅次于中国航母,是海军水面舰艇中的“第二大规模”。它采用全纵通飞行甲板设计,可同时操作多个航空器起降,显著提升了舰载机运作效率。
四川舰的建造进度之快令人瞩目。该舰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下水命名,随后在同年12月29日出坞,进入舾装和调试阶段。从下水到此次海试,不到一年时间。
这一速度在国际同类型舰艇建造史上堪称奇迹。张军社表示,大型军舰的设计、建造及各类系统集成难度较高。中国没有大型两栖攻击舰建设经验可供参考,完全靠自主摸索。
![]()
下水后,四川舰还进行了系泊试验。这一阶段舰艇固定于港口码头,以最大马力运行,逐项测试动力、电力、电子及武器装备系统。这些项目需要分项一项一项进行,通常耗时较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众多项目和程序,展现了中国造船工业强大的制造能力。
作战定位:两栖攻击舰中的“多面手”
四川舰的定位是两栖攻击舰,那么“两栖”究竟如何理解?军事专家张军社解释,该舰是专门为登陆作战设计的大型舰艇,可携带直升机、固定翼飞机,能弹射起飞固定翼战斗机。
![]()
美国两栖攻击舰
这些飞机既能支援舰艇开展平面登陆作战,也能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四川舰还可搭载陆战队员在敌方岸滩后方实施垂直登陆,包括机降和空降作战,从而发动立体登陆,增强登陆作战效能。
四川舰的坞舱内可容纳气垫登陆艇,车辆甲板可装载两栖战车。与075型两栖攻击舰相比,076型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再完全依赖岸基航空兵或航母提供空中掩护。
它可以通过搭载攻击-21、彩虹-7等隐身无人攻击机,对敌方滩头阵地、防空设施和指挥中心实施独立精确打击。
![]()
在远洋作战场景中,四川舰可转变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的“多功能旗舰”。此时,它的舰载机组合以10~12架隐身无人机为主,执行侦察、监视、精确打击、反舰等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舰的海试恰逢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入列不久。这两个“首艘”充分展现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增强。
在未来作战体系中,四川舰与福建舰的协同配合值得期待。宋忠平描述了一种作战场景:航空母舰负责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起降,076型承担无人机起降任务,二者空中汇合形成梯队式打击。
![]()
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灵活配置。福建舰作为大型航母,搭载包括歼-35、歼-15T、空警-600在内的多种有人舰载机;而四川舰则可专注于无人机运作,发挥无人机续航时间长、隐身性能好的特点。
在高强度冲突环境下,即使航母受损,四川舰也能作为备降平台,接收歼-35或空警-600等固定翼舰载机,为它们提供安全降落平台。这种“双保险”设计大幅提高了中国海军的战场生存能力。
战略意义:从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的跨越
四川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海军在远海防卫能力上迈出关键一步。军事专家指出,福建舰与四川舰及舰载型歼-35第五代战机等先进装备,是中国海军实现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战略转型的标志性装备。
![]()
在拥有3艘航母和076大型两栖攻击舰后,中国海军远海综合攻防作战能力将得到质的提高。中国海上防御作战的纵深将进一步增大,中国军队“拒敌于国门之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川舰入列后,如果和航母编队协同配合,可以在第一、第二岛链范围内执行海上防御作战任务。这将有效维护国家的领土安全和海洋权益。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四川舰代表了一种新型海上作战理念的诞生。它并非要完全取代航母,而是通过低成本、高弹性的平台,实现海上力量结构的优化配置。一艘076型舰的造价大约只有福建舰的四分之一,建造时间则不到后者的40%,却能够提供相当可观的作战能力。
![]()
这种“高低搭配”的思路,使中国海军能够在保持足够威慑力的同时,覆盖更广泛的任务范围。
随着后续试验项目的逐步展开,四川舰将很快融入中国海军的作战体系。未来,当四川舰与福建舰共同出现在远海训练中,中国海军远海防御能力将实现从间断性控制到持续性控制的跨越。
站在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望着已然停靠的四川舰,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这艘巨舰将引领中国海军走向更远的深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