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央视放出消息,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完成首次海试,仅用3天便顺利返航。对比“海南”舰首航4天、“福建”舰首航8天,这艘满载排水量4万余吨的巨舰,用“神速”二字刷新了人们对新舰海试的认知。
![]()
虽然“四川”舰3天首试确实够“快”,但想来这绝非单纯赶时间。军迷都知道:航母首次海试重点通常是检验舰载船电设备在航行中的稳定性,若设备已通过系泊试验或测试科目推进顺利,时间当然能够大大压缩。但能够比075首舰海南舰还快,看来有了前期3艘075的检验,076的舰体动力电力已经很成熟了。对比“福建”舰8次海试耗时117天的“全科目实战检验”,“四川”舰虽搭载单条电磁弹射器,但测试逻辑更聚焦——首次海试主要验证动力、电力等基础系统,后续将密集开展电磁弹射、阻拦索适配、舰载机起降等专项测试,甚至模拟实战中的爆炸冲击波抗性。
从央视披露的细节看,“四川”舰的“航母特征”肉眼可见:双舰岛设计、直通式飞行甲板、百余米电磁弹射轨道、两部侧装升降机、数千平方的大机库——这些配置令国外军事网站直呼其为“中型航空母舰”。但与传统航母不同,它保留了坞舱、车辆舱等两栖攻击舰标志性设计,可搭载千名海军陆战队员、气垫登陆艇、两栖战车及直升机,实现“立体登陆+空中突击”双重能力。这种“航母+两栖”的融合设计,堪称全球首创,既弥补了滑跃型航母无法起降固定翼预警机、隐身无人机的短板,又能通过“闪电航母”模式快速投送空中力量。
![]()
“福建”舰从首试到入列耗时1年6个月,创下大型航母海试纪录;而“四川”舰因结构更简单(无复杂舰岛设计、舰载机适配压力较小),推测海试周期或缩短至1年内。若按“首次海试后评估调整+密集连续测试”的节奏推进,2026年底前正式服役完全有可能。毕竟其测试科目虽包含电磁弹射、舰载机适配等关键环节,但相比航母的“全系统全科目”要求,两栖攻击舰的测试压力更小,且坞舱、车辆舱等模块已通过前期验证。如果真的实现,那就创造了这个级别军舰的最快服役纪录。
“四川”舰的亮相,不仅体现了中国海军对“融合型舰艇”的探索精神,更戳中了军迷的“爽点”——它既能像航母一样起降固定翼战机、无人机,又能像两栖攻击舰一样执行登陆作战;既能在远海与航母编队协同,又能在近海快速投送兵力。这种“一舰多能”的设计,正是未来战争中“平台融合、效能倍增”的典型代表。
![]()
从“3天首试”到“一年服役”,“四川”舰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着军迷的心。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战略视野的体现——当全球还在争论“两栖攻击舰能否替代航母”时,中国已用“四川”舰给出答案:不是航母,却胜似航母;不是单一角色,而是全能战士。这,或许就是“新质作战平台”的真正魅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