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上海过来,风一变就是榕城味。
天亮得早,雨来也快,太阳一出来又像开蒸锅。
先把路讲透,心里才不乱。
落地多在长乐机场,地铁6号线能进城,机场大巴也行,晚航班不慌。
高铁有福州站和福州南站,进古城逛街选福州站更顺,去仓山和大学城选福州南更省事。
地铁1号线和2号线最好用,东街口能换乘,南门兜离三坊七巷近,鼓山片区靠2号线更稳。
自驾更香,点散路直,一天能把鼓山、三坊七巷、烟台山、上下杭串起来。
不自驾也能玩,城里靠地铁和网约车,远一点用直达巴士,脚不受罪。
城里骨头是“三山两塔一条江”,名字不唬人,故事都在砖缝里。
于山白塔立在城中,塔身细长,宋代风骨还看得见。
乌山有乌塔,塔影落在榕树上,风一吹像有人在摇扇。
西湖公园更古,晋朝就挖过塘修过堤,园里有小九曲桥,水面和树影把人安静住。
左海连着西湖,湖面更开,散步不用挤人,跑步也不怕被电动车催。
三坊七巷是明清的样子,青石板把脚步磨慢。
林则徐纪念馆在坊巷里,虎门销烟的故事写得直,门口常有人学着写“海纳百川”。
严复的家也在这片,船政学堂的书香味从马尾一路飘过来。
马尾船政博物馆要留半天,福州学造船学海图就在这开枝散叶,走出来会少说两句“闭门造车”。
鼓山要早去,石阶一台一台上,涌泉寺的钟声把心敲碎又拼好。
索道能省腿,山顶望闽江,城像一条带子绕着走。
烟台山风貌区是新宠,老洋楼一幢挨一幢,转个弯就撞见一扇拱形窗。
上下杭很市井,茶行旧铺的牌匾还在,河道边坐会儿,耳朵里全是锅铲敲铁的声。
晚上看闽江夜景更合适,世纪金源段灯光一开,水面像铺了新漆。
时间紧就用两天分法。
第一天老城慢走,于山白塔、西湖、左海,午后进三坊七巷,傍晚到烟台山,夜里回上下杭吃一圈。
第二天鼓山半日,午后去马尾船政,时间还够就坐一段闽江夜游,脚不硬就再回东街口补点小吃。
多一天就去鼓岭,老别墅躲在林子里,夏天风凉,云海有时像白被子盖住山。
再多点就加罗源湾或连江平海岸,看海放空,台风季就别硬撑。
吃的别客气,福州胃口软,但下口有劲。
鱼丸要弹,肉燕要薄,筷子一挑就知道是不是老店。
拌面干香,酱油要有豆香,撒点花生碎,碗见底很快。
鼎边糊顺喉,锅边那层薄皮才是灵魂,喝完人都松快。
荔枝肉是甜口的,外酥里酸甜,米饭一碗不够用。
![]()
海蛎煎看火候,边缘要起泡,蘸点蒜酱,嘴巴会自己点头。
佛跳墙真贵,想尝就挑小盅,汤先喝两口再动勺,心里不肉疼。
甜口还有花生汤、芋泥,热天晚来一碗,睡觉更踏实。
好吃的多在东街口、达明路、南后街、上下杭,苍霞一带夜市也硬气。
海鲜去湾边市场或连江方向更值,当面称重,当面问加工费,手机拍一张,心里不慌。
住哪讲清楚,夜里才能睡稳。
想图方便就住东街口和三坊七巷周边,小院多,墙薄点,出门两步就吃。
想开车不堵就住仓山或白湖亭,停车位多,第二天好出城。
想看江景就选闽江边上的酒店,窗一拉开就见水,但玻璃要严,潮气会往里钻。
温泉酒店也不少,问清是否天然温泉,水温和换水时间问到位,才不踩坑。
城市雨多,晴天硬,伞要两用,鞋子要防滑,石桥上青苔会考验平衡。
夏天湿热,防晒加补盐,空调看温差,别跟喉咙过不去。
台风多在七到九月,出门前看预警,风大就改博物馆和书店。
博物馆周一常休,出门前看开放时间,省得吃闭门羹。
门票能预约就预约,鼓山索道和热门展要早卡点,排队时间能省一半。
公交和地铁有一日票,跑线省力又省钱,老城单行多,开车进巷子十有八九要倒车。
拍照记得礼貌,民居有人住,门槛别跨,门神别摸,笑一笑就好看。
工作日来更划算,房价低,人也顺,园里拍照不用找空档。
历史再添两笔,脑子里更有画面。
闽王王审知在此修城理水,“闽都”这两个字从那时立下基调。
林则徐从这里走向虎门,碑上“苟利国家生死以”写得直,风一吹就扎心。
船政培养了一批海军和工程师,严复翻书也从这片水路起航。
说到这,三句话收个尾。
福州比想的亮,树多,水多,故事多。
![]()
自驾最好,串点快,改线自由,不自驾也能玩,地铁加打车就能扛住。
选工作日,早出晚归,雨来就躲,嘴巴放开,钱包看紧,回去路上还会想再来一碗拌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