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周秋红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颖 徐海兵)11月16日下午,南京市聋人学校高中美术特长班的同学们,在学校党委书记陈源清的带领下走进金陵美术馆,共赴一场“稻浪与星辰”的南京美丽乡村艺术之约。
龙尚村的“小川藏线”,一字村的田垄与古巷,孟墓村的“七坊”烟火,桦墅村的稻田与桦树林,诸家村的百年老宅与乌桕树……一幅幅不同风格的作品深深吸引了聋校的同学们,南京书画院画家林聪文为大家作导览,从专业角度解读不同作品的特点,启发学生思考和创作。据悉,“稻浪与星辰”南京美丽乡村艺术展,是南京市首次组织画家群体以书画艺术形式全景展现乡村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与振兴发展的主题展览,以“云岫·鹭耕”“稔岁·墟烟”“织杼·共簪”三个篇章为脉络,系统呈现南京乡村的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与人文之韵。
让同学们惊喜不已的是,自己熟悉的老师们的作品也出现在此次艺术展中。自2021年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与南京市聋人学校开展馆校合作以来,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刘春杰为聋校学生作公益讲座,青年画家林聪文、翁乙超定期为聋校美术特长班优秀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这幅《不老村》的作品是刘馆长画的!”“林老师画了国画《虾美蟹肥·丰饶之乡》!”“翁老师的油画《收获季》,取材江宁谷里,我去过!”……南京聋校教师季慕尧创作的《响堂养蜂人》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他与学生们分享创作经验:“这幅作品经历了收集素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漫长过程,很多同学也看着它从小稿变成现在的样子。学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希望大家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同学们为季老师骄傲,纷纷鼓掌,向他竖起大拇指。高一(4)班刘镇源初中就在南京聋校就读,在学校的艺术氛围中爱上了画画,如今成为美术特长班的一员。“我希望以后考上大学,未来做一名美术老师。”
陈源清感谢金陵美术馆提供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鼓励同学们认真参观,从老师们的作品中汲取能量。陈源清告诉记者,自2021年以来,南京聋校通过馆校合作,引入南京书画院优质资源,组织学生定期到美术馆参观,通过欣赏老师们的作品,提高同学们的美术修养和绘画水平,开拓了视野,涵养了未来从事美术创作的素养。“我们还将老师请进校园,两位青年画家定期指导的聋校毕业生中,有两位以高分考入北京联合大学,成功圆梦。”据悉,南京市聋人学校已经连续多年实现聋人单考单招100%升学,学校不断创造机会,为学生未来发展搭建更高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