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秋夜,刚过七点天就黑透了,马路上刮着冷风,行人寥寥无几。可我家那位66岁的老头,最近却像变了个人似的,连续一周每天晚上九点多才慢悠悠回家,身上还带着点说不清的烟火气。
身边老姐妹都替我着急,悄悄劝我:“你咋不问问呢?这么大岁数了,别让人骗了,或者外面有了情况可咋整?”我听了只是笑,心里明镜似的——问了又能咋样?他要是想说,不用我刨根问底,吃饭时顺口就提了;他要是不想说,我就算打破砂锅问到底,换来的无非是敷衍的“没事”“溜达溜达”,纯属自讨没趣,还影响心情。
说起来,我和老伴儿风风雨雨过了四十多年,从青涩小伙儿姑娘,熬到如今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头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我也当过“醋坛子”,他晚归半小时我都得盘问半天,他和女同事多说两句话我都得琢磨好几天。那时候总觉得,婚姻就得攥紧了,就得事事清楚、件件明白,不然就没安全感。
![]()
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尤其是老伴儿退休后,我反倒想通了。人到中年,尤其是退休后,夫妻关系早就不是年轻时那种“形影不离、事事捆绑”的模式了。年轻时他忙着挣钱养家,我忙着照顾孩子、操持家务,两人凑在一起全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根本没工夫顾上自己。现在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我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何必再把彼此绑得那么紧呢?
老姐妹担心的“找女人”,我是真没放在心上。都66岁的人了,早过了谈情说爱的年纪,身上的毛病一堆,谁还会像年轻小姑娘那样瞎琢磨?再说了,这么多年的夫妻,他是什么人我还不清楚?就算真有那心思,他也没那精力折腾。退一万步说,真要是有那么一天,我也不在乎——日子是自己过的,与其揪着不放生气伤身体,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活得舒坦最重要。
其实我心里隐约能猜到,他大概是找到新的“乐子”了。前阵子他还念叨过,说小区里几个退休老头凑在一起,晚上会去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下棋,有时候还会一起去街边的小吃摊喝点小酒、唠唠嗑。以前他总宅在家里看电视,闷得慌,我还总劝他出去走走,现在他愿意出去热闹热闹,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
退休后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没必要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较真。中年夫妻的相处之道,早就不是“改变对方”,而是“接纳彼此”,在“我们”的生活里,给对方留足“我”的空间。他愿意晚上出去和老伙计们聚聚,我也能在家安安静静追追剧、看看书,或者和老姐妹视频聊天,各自有各自的精彩,反而比天天黏在一起更自在。
身边也有不少退休夫妻,因为突然朝夕相处,反而矛盾不断。要么嫌弃对方家务做不好,要么抱怨对方作息不规律,要么就是查岗不断、猜忌丛生。其实说白了,就是没适应退休后的角色转变,还想用以前的方式束缚对方。婚姻就像手里的沙子,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尤其是到了晚年,松弛感才是婚姻的保鲜剂。
昨天晚上,老伴儿回来得比平时早了点,手里还拎着我爱吃的糖炒栗子。他坐下一边剥栗子一边说:“最近和老王他们在活动中心下棋,赢了好几盘,今天想着早点回来给你带点好吃的。”我接过热乎乎的栗子,心里暖暖的。你看,有些事不用问,该说的时候自然会说。
![]()
人到晚年,夫妻之间早就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澎湃,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温情和默契。他愿意出去折腾,我支持;我喜欢安静,他理解。不用追问行踪,不用纠结细节,给彼此足够的信任和空间,反而能让婚姻更长久。
所以啊,66岁的老伴儿晚归又咋样?只要他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我就知足了。至于他到底去干嘛了,其实没那么重要。中年婚姻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你爱干嘛干嘛,我自安然自在,我们是夫妻,更是最懂彼此的伴儿,互不打扰,却又彼此牵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