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2岁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大手一挥,原本规划横跨东西海岸的铁路项目瞬间陷入停滞。
面对361亿巨额赔偿金,马来西亚不仅嗤之以鼻,还倒打一耙让中国退还已支付款项。
不仅如此,他们还迅速投向了日本的怀抱,主动上门寻求日本帮助。
如今7年时间转瞬即逝,马来西亚的这条铁路情况如何?马来西亚的选择是给它带来了好处,还是给它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苦果”呢?
![]()
熟悉马来西亚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国家的发展一直有点“偏科”,西海岸靠着马六甲海峡,港口密集、工业发达,经济搞得风生水起。
可东海岸就不一样了,大多是农业和渔业为主,交通闭塞得很,从东海岸到西海岸,要么绕远路走公路,开七八个小时车不说,货物运输成本高得吓人。
长期下来,东西海岸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对马来西亚政府来说,修一条连接东西海岸的铁路,早就不是“要不要修”的问题,而是“必须修”的刚需。
![]()
自从马来西亚开始招标后,各个国家可谓是铆足了劲,就连日本都要参上一脚。
不过日本的新干线技术虽然名声在外,但报价高得吓人,而且他们的技术方案不太适应马来西亚东海岸复杂的地质条件。
而中国交建拿出的方案,简直是为马来西亚量身定做的。
![]()
不仅技术过硬,能够有效减轻马来西亚的财政压力,还可以提供给马来西亚足够的低息贷款。
这对当时债务压力不小的马来西亚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多方考虑之下,马来西亚最终选择和中国合作,2016年11月签了合同,2017年8月就正式开工了。
![]()
这个项目对双方来说原本是件互惠互利的好事,施工也一直挺顺利的。
但谁都没想到,工程启动还不到一年,情况就突然变了。
2018年5月,已经92岁高龄的马哈蒂尔再次当选马来西亚总理。
他刚上任,就重点清理前朝政府推动的几个大工程,其中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东海岸铁路。
![]()
当年6月,马哈蒂尔公开宣称这项目花钱太多、让国家背的债更重了,连招标过程也被他说成“不够清楚明白”。
没过多久,他就直接叫停了整个工程。
不过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哪是真因为价格问题?
说白了,就是新官上任,借否定前朝的项目来树立威信、拉拢人心罢了。
![]()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马来西亚那边说翻脸就翻脸,不仅单方面终止了合作,连本该按合同赔的217.8亿林吉特(大概361亿元人民币)也一分不想掏。
更绝的是,他们反过来还向中方讨要之前已经付出去的31亿林吉特预付款。
这一连串动作,简直是商业合作里的“神操作”,把不少国际上看热闹的人都整懵了——一个国家做事,还能这么不顾信誉?
而此时的马来西亚,丝毫不顾忌中国的看法,迅速投向了日本的怀抱。
![]()
马哈蒂尔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过“向东看”,和日本一直走得挺近。
这回他刚上任一个月,就急匆匆飞到了东京。
在那次日经亚洲未来会议上,他对安倍晋三可热情了,开口就夸日本新干线是“全球顶尖”,还主动提出要给日方税收优惠、土地开发权这些“比上一届政府更到位”的支持,就希望日本能接下东海岸铁路这个摊子。
![]()
马哈蒂尔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挺好:既想用上日本的技术和资金来充门面,又打算在中日之间左右逢源,免得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中国身上。
可计划得再好也没用,他压根没想到,日本那边根本不愿意接这个麻烦事儿。
![]()
日本三菱重工等大企业经过评估后,直接明确拒绝参与,给出的理由很实在。
一来,马来西亚刚跟中国毁约,这信用记录实在不怎么样,日本企业也怕以后被他们单方面撕协议,钱收不回来。
二来,中国之前的报价已经低到日本企业根本做不到,要是硬接这活儿,要么自己赔钱,就得加预算——可马来西亚又拿不出更多钱来。
再加上云顶隧道那段地质太复杂,日本也担心万一搞不定,会砸了自家工程的招牌。
![]()
更重要的是,日本不想因为这条铁路彻底得罪中国,毕竟中日之间的生意规模,可比这一个项目大得多。
所以最后日本只答应提供些隧道技术支援,外加一笔不大的贷款,完全没有接手整个项目的打算。
马哈蒂尔原本兴冲冲地去求援,结果吃了闭门羹,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
在日本那儿吃了闭门羹后,马来西亚又转头去问德国、法国等国家愿不愿意接手。
可别人一听他们之前说翻脸就翻脸、单方面毁约的事,都担心惹上麻烦。
所以这些国家回应的方式都差不多:要么直接说不干,要么就要求加钱——把预算提得老高。
这么一来,马来西亚彻底没招了,陷入了左右为难、走投无路的局面。
![]()
另一边,项目一停,连锁反应马上就来了。
两千多名本地工人一下子丢了工作,尤其是东海岸几个州,失业人数噌噌往上涨。
彭亨州的石矿场接不到订单,登嘉楼好多建材厂也只好让工人回家待业——当地每个月因此少赚超过两百万林吉特。
![]()
国际上对马来西亚的看法也变了。
世界银行调低了它的信用评级展望,结果他们再去借钱,利息就得比别人高出一大截。
光2019年这一年,他们就多掏了十亿林吉特的利息。
![]()
更打脸的是,没多久之后的州议会补选,当初喊着要取消项目的政党,票数大跌了二十多个百分点。
而有调查显示,东海岸超过七成的老百姓都希望铁路能继续修,大家都觉得这条铁路才是带动家乡发展的关键。
没办法,骑虎难下的马来西亚只能回头找中国。
![]()
2019年初,两国开始了长达八个月的艰难磋商,毕竟之前闹得那么僵,要重新坐下来谈可不是件容易事。
好在双方都有诚意,最终达成了新的附加协议,项目总算得以重启。
新方案和原来相比做了不少改动:铁路全长从最初计划的688公里,先减到648公里,后来又优化到608公里;总花费从655亿林吉特大幅压缩到440亿,省了超过三成。
![]()
新协议也提高了本地参与的比例,马来西亚企业承担的工程从30%增加到40%。双方还共同成立了一家对半持股的合资公司,负责铁路未来的运营和维护。
线路也做了优化,绕开了正在申遗的石英岭和征地难度大的地段,少挖了12公里隧道。
针对沼泽地带软基问题,也把部分路基改成桥梁,解决了可能下沉的隐患。
![]()
作为让步,中国交建同意退回部分31亿令吉的预付款,其中5亿令吉在签约当天退还,另外5亿一个月内退还,余款扣除相关损失后三个月内结清,而且复工后改按工程进度付款,不再按固定时间点支付。
更重要的是,新协议明确规定,若未来因马方政局变动导致项目中断,马来西亚将承担全部违约责任,这也给项目上了一道“安全锁”。
![]()
如今七年时间转瞬即逝,这条命运多舛的铁路终于重回正轨,而且进展越来越顺利。
截至2025年8月,项目总体进度已经达到85%,当年让人头疼的41条隧道也全部贯通,最具挑战性的云顶隧道也在2025年10月顺利完工,中国交建用自主研发的隧道掘进机创造的世界纪录,至今还没人能打破。
建设过程中,中国交建还向马来西亚企业开放了轨道铺设、电气化系统等核心技术,超过2000家当地企业参与到建设中,关丹港的动车组组装厂还实现了60%的零部件本地化生产。
![]()
现在回头看,马来西亚当年的那些选择,真的让人一言难尽。
暂停项目、拒付违约金、投靠日本,这一系列操作不仅没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反而让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白白浪费了两年多的时间,经济损失高达47亿林吉特,国际信誉一落千丈,还差点错失了这个能改变国家发展格局的好项目。
![]()
而投向日本的决定,更是彻底的错误,他们以为能找到更靠谱的“靠山”,结果却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
日本看似技术先进,但在大型基建项目的性价比、效率和融资条件上,根本比不过中国,而且人家也压根不想为了马来西亚得罪中国。
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单方面撕毁合同的行为,让国际企业对其信任度大幅下降,后来越南、印尼等国也因为信任问题,叫停了和马来西亚的三个跨国基建项目,可谓是得不偿失。
说到底,东海岸铁路这七年的波折,其实给所有国家都上了一课:国家之间的合作,靠的是诚信和务实,而不是一时的政治算计。
马来西亚当年想通过否定前任政绩、投靠第三方来施压中国,结果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即使遭受损失也愿意协商解决,最终促成了项目的重启。
而这段一波三折的合作经历,也会成为国际合作史上的一个生动案例,告诉大家:好的合作项目经得起考验,只要双方都抱着诚信互利的心态,遇到问题不逃避、不耍赖,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实现真正的双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