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召开会议: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意思很明白,大量农民返乡滞乡,不仅会导致他们自身的贫困,而且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目标相冲突。
![]()
其实现在许多农民的处境有一些尴尬:辛辛苦苦攒了一些钱,在农村老家起屋盖楼,但是却无法在农村老家安居乐业。
原因之一是,农村人均耕地太少,一家一户几亩地,一年辛辛苦苦种地,收入不到万把块,所以光在老家种地等于受穷。
在农村搞其他行业呢?因为农村平时人口很少,购买力、消费力都十分有限,所以市场很容易饱和,比如现在我老家好桔子九毛钱一斤,就这还卖不动,而上海最少也要三四块一斤。
第二,农民在老家没有太多出路,去城市务工呢?
![]()
很遗憾的是,这几年也越来越不好干了。
以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现在房地产建筑业再也没有以前的盛况,房地产大佬王健林都因为欠了一屁股债焦头烂额,所以,以前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不得不重新找活干儿干。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建筑业不景气了,制造业和商业、服务业也大不如前,所以,现在农民要想城市找工作比以前困难多了。
所以,要想破解目前困境,需要双管齐下,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
首先,从农村来说,农民不要留恋那几亩地,那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应该把自己的地转包出去,每年收取一定的转包费,这样就不用农忙时间两头跑,得不偿失,今后也就能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了。
其次,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以后,少数农民不出门就可以通过机械化、规模化种地实现就业致富,这是将来农村的必由之路。
另外,政府应该鼓励一部分种地大户从种植粮食向种植经济作物转变。
![]()
因为经济作物属于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吸纳一部分农民就业。
比如种一亩大蒜就比种一亩小麦产值增加三倍,需要劳动力增加两倍,种一亩大棚产值增加五倍,需要劳动力增加六倍。
当然了,政府还应该引导农民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农副产业,不能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而是应该紧跟市场,实行订单化农业生产,防止农产品滞销。
![]()
从城市来说,今后应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应该鼓励发展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农民就业,别急着搞那么多高大上的自动化、智能化产业,先解决老百姓就业问题才是目前当务之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