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最近又跳出来说想跟中国在台海问题上“建立沟通渠道”,这话听着挺客气,实际上味儿不对。台海是中国的家事,日本什么时候有资格跑来“沟通”了?这就是想借对话的名义往里伸手,不是什么新鲜套路。
![]()
稍微关注点时事的人都知道,日本高层最近没少在台海问题上放话。首相高市早苗前阵子在国会公开说,台海如果出事,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甚至暗示不排除动武。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明明白白把自己摆进了台海这盘棋。现在他们驻澳大使又跑出来说想“沟通”,表面上是防误判,实际上是想找借口介入中国内政,刷存在感。
日本这几年外交动作很明确,就是想重新当东亚安全的“关键玩家”。美国搞印太战略需要帮手,澳大利亚也愿意跟它走近,日本就顺水推舟,在外交和军事上同时推进。大使跑去澳大利亚谈“对话”,看着是外交姿态,骨子里还是那套,找机会介入、为军事合作铺路。一句“沟通”背后是铺垫,一句“渠道”其实是铺路。日本真正想要的不是对话,而是在台海问题上“坐上牌桌”的资格。
但日本真有这个资格吗?历史这一关它就过不去。上世纪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掠夺资源、压迫民众、搞文化同化,这些事不是一句“过去就过去了”能抹掉的。现在它还想对台海指手画脚,中国人怎么可能信它?如果日本真对历史有反省,就该在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上谨慎行事。可现实恰恰相反,它不仅不反思,还越跳越高,试图借着美国支持重新插手地区事务。
![]()
现实层面也一样让人放心不下。日本跟美国、澳大利亚军事合作越来越紧,整天鼓吹什么“印太安全三角”。自卫队不断“解禁”,在南部岛屿增兵,还讨论要搞“反击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它说要和中国“沟通台海”,听起来更像战略布局的一步棋。一个历史上在台海犯过错、现实中还在扩军备战的国家,凭什么自封“沟通者”?
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可日本在台海问题上从没表现出该有的尊重。中国立场很清楚:台湾问题是我方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日本要是真有心,就该先明确承认一中原则,遵守中日之间的政治文件,而不是嘴上喊“对话”,行动上却跟着美国对华施压。
从日本最近的外交轨迹看,它根本不是想“缓和局势”,而是想“扩大战场”。大使在澳大利亚谈沟通时,还特意提到要“加强威慑能力”,推动日澳防务合作。这种“沟通”逻辑很清晰,嘴上说和平,手里备着刀。日本不是在建沟通渠道,而是在筑防线。
![]()
这两年日本紧跟美国印太战略,想趁机摆脱战后体制束缚。美国希望它多承担地区安全责任,日本就借台海议题试探底线。它把自己包装成“台海稳定的利益相关方”,这话术听着无害,实则危险,一旦被接受,日本未来就有理由直接“参与”台海局势。这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更明显的是,日本拉拢澳大利亚、美国搞“安全三角”,表面是合作防御,实际是对华围堵。大使在澳洲的讲话,不过是这盘棋的舆论造势。沟通不是真目的,姿态才是。日本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盟友,它在印太还有存在感,能同时与中美对话。可惜这种“两面手法”早就不新鲜了,日本每次举着和平旗子出手,背后都藏着军事算计。
如果日本真在乎地区和平,不如先摆正态度:第一,老老实实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别在台海问题上玩文字游戏;第二,停止跟美国、澳大利亚搞针对中国的军事联盟,别拿台海问题当扩军借口;第三,重新审视自己在亚太的角色,别总当别人的马前卒,要承担真正的历史责任。
![]()
说实在的,日本真要沟通,中国从不拒绝正常外交交流,但前提必须明确:沟通不等于干涉,更不等于“参与”。只要日本还在背后搞小动作,一边喊和平一边涨军费,那所谓的“沟通渠道”不过是场表演。
眼下局面很清楚。中国不想冲突,日本也不敢真打仗,但政治博弈让它非要往前凑。日本想借台海议题提升国际地位,可这做法既不理智也不安全。它越往台海伸手,风险就越大。历史教训就摆在那儿,别装看不见。
台海不是日本能插嘴的议题,也不是它该碰的红线。沟通不是坏事,但得先有资格。日本若真想让地区安稳,就该先反省历史、遵守原则、尊重现实。否则,说再多“渠道”,也只是外交烟雾弹。
最后一句话送日本:别把别人家门口当成你牟利的舞台。历史已经教过你一次,再试第二次,代价只会更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