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秘“水果骗局”,触目惊心更可怕,难怪百姓健康不断下滑
最近刷到央视揭秘的一些水果骗局,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现在连吃个水果都能踩这么多坑。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叫“藏乌梨”的,卖到30元一个,商家吹嘘是高原特产、富含花青素。结果呢?只不过是普通梨子经过高温加热,让表皮氧化变黑而已,成本连2块钱都不到。这种梨不仅骗人,还可能因为加工不当影响健康。
在景区里,那种看起来晶莹剔透的“金西梅”也很常见,价格不菲。但它根本不是新鲜水果,而是用淘汰的小毛桃或烂李子加糖和色素腌制的蜜饯。吃起来那股工业糖精味,完全不是天然水果的感觉。更可气的是,这东西还会换个“黄金果”、“香槟果”的马甲继续行骗。
![]()
还有那种油光发亮的“嘉宝果”,很多摊贩卖的其实是普通葡萄打蜡后伪装的。真的嘉宝果又叫树葡萄,是在树干上一个一个独立长出来的,果柄较细,另一侧还有个“屁股”。我以前也差点上当,因为那些假货看起来确实挺诱人的。
商家们还很会炒作一些有缺陷的水果,比如“爆炸桃”——其实就是裂口的冬桃,属于果园里的次果。裂口处很容易滋生细菌或发霉,但他们却利用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包装成网红水果来卖高价。
![]()
“金沙果”听起来高大上,商家说它产自金沙江边,汁水和营养比椰子好几倍。但你猜是什么?就是剥掉了两层外皮的椰子,抛光后刷上红漆。还有“迷你胡萝卜”,不过是把普通胡萝卜削小而成的,身价立马涨了几十倍。
这些骗局不仅让我们的钱包受损,更担心的是健康问题。像金西梅这种,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大量色素、香精、甜味剂等化学物质,营养成分早已严重减少,有些成分甚至可能被破坏或丧失,长期食用很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
我觉得,这些骗局能大行其道,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和追求健康的心态。加上信息不对称,我们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
要避免上当,购买水果时一定要警惕那些外观过分鲜艳、名字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的,尤其是商家还夸大功效的。有时候,最普通、最自然的水果反而是最安全、最有营养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