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再度抛出涉台错误言论时,历史仿佛按下回放键——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墨迹未干,2024年《防卫白皮书》又悄然植入"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条款。这种跨越世纪的战略延续性,在东京大学国际政治学者松田康博的私人访谈录中显露无遗:"日本对华政策始终遵循三个行动密码:蚕食、代理、离间。"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蚕食战术的现代化妆
明治时期的"大陆政策"手册中明确记载:"取朝鲜一枝,即是斩中国一肢"。如今这份手册被拆解成现代法律文本,2024版《防卫白皮书》将中国钓鱼岛称为"固有领土",却对《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关于台湾的条款选择性失明。日本退役海军中将金田秀昭在《军事研究》月刊的专访中透露:"防卫省近年推演的12种台海预案,全部预设日本自卫队介入场景。"
![]()
image
代理人游戏的版本升级
甲午战争前日本扶植朝鲜亲日派,如今这套玩法在台湾省演变成"技术合作"新剧本。2023年日本对台半导体设备出口激增270%,恰与其"台湾技术保值计划"实施时段重合。早稻田大学公布的政商旋转门档案显示,主导该计划的5名日方委员中,3人曾任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顾问。这种"文官经商、武官参谋"的组合,与1895年日本商人桦山资纪出任首任台湾总督的配置如出一辙。
离间术的算法迭代
日本外务省2021年解密档案显示,其"两岸舆情分析系统"每年投入达23亿日元,专门监测大陆与台湾民间情绪温差。这套系统的前身可追溯至1937年"对华特别宣传班",当时该部门成功将"反蒋"与"反日"切割成两个独立议题。如今高市早苗声称"中国反应过度"的话术,正是该系统生成的14种标准应对模板之一。
在琉球大学教授我部政明获得的防卫省内部评估报告中,赫然写着:"台湾牌有效期=中国统一进程倒计时"。这解释了为何日本政客屡屡在台海问题上"越线玩火",却始终不敢真正越过《中日联合声明》划定的红线——就像1895年他们一边割占台湾,一边在《马关条约》中写明"永远割让",却又在1945年《日本投降书》中承诺"履行《波茨坦公告》"。
当毛宁发言人强调"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具有国际法效力"时,她揭示的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历史辩证法:从《马关条约》到《中日联合声明》,日本对华战略的本质从未改变,变的只是包装策略的与时俱进。正如日本和平团体"银杏会"在最新声明中所说:"那些认为能在台湾问题上火中取栗的人,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