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东北新闻网)
11月17日,一份崭新的人工智能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发到了信华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陈川的手中。陈川为获得这份证书而参加的职称评审与以往由行业组织的有所不同,评审全过程由企业“自己办”,评审条件也由企业自行设定。
![]()
陈川领到了人工智能专业高级工程师职称证书。
这是我省面向人工智能领域民营企业职称评审的创新举措。今年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从业人员职称评审的需求凸显,一方面,人才招引和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公认的专业技术职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制定国家产品技术标准、承担产学研课题、承接项目,也需要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等级来展示技术实力。但一直以来,职称评审在人工智能领域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这个群体遇“冷”。此前没有细分人工智能领域相关职称专业方向,人工智能领域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只能“搭车”参与人工智能大专业的职称评审,由于“赛道”不同、评价标准不一,专注技术落地、项目实践、解决技术难题的企业人才在竞争时并不占优势,因此对职称评审“爱”不起来。
面对“热”需求,解决“冷”问题,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细化细分工程系列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方向,并将职称评审权“一放到底”,赋予我省人工智能领域头部民营企业自主评审权,职称评审标准设定、条件设置、评审委员会组建以及评审答辩等环节,全部由企业自行组织。今年7月,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豪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信华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被赋予工程系列人工智能(智慧出行)专业、人工智能(工业具身智能)专业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与应用)专业方向副高级及以下职称自主评审权。9月22日、11月13日,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审分别在三家企业举行,共有69人、54人、3人分别申报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最终,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定、人社部门审核,共有34人、43人、3人分别获得副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
赋予人工智能领域民营企业自主评审权,推动了企业人才评价体系、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和国家职称制度相贯通、相结合。特别是在评审条件设定上,三家企业都降低了论文、学术成果的占比,而是将产业贡献、技术突破和应用效益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将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技术解决方案、核心专利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实绩”分值占比均达到70%以上,确保“评”与“用”统一在同一个纬度。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职称评审为突破口,逐步树立“看实绩、比贡献、重创新”的人才评价“风向标”,助力我省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才的引育留用,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责任编辑:冯庆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