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东营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召开,东营市民政局副局长王金娥女士,市民政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国际就发展养老事业工作,答记者问。
![]()
赵国际介绍,“十四五”期间,东营市老龄化率由“十三五”末的20.39%增长至2024年底的23.95%,增加3.56个百分点,已处于中度老龄化社会阶段。五年来,东营市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健全老龄和养老政策体系,稳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让广大老年人享受到更专业、更便捷、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服务政策持续健全。“十四五”期间,市、县两级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普惠性养老机构认定与管理制度,实行兜底型、普惠型、完全市场型分类管理。市政府出台《东营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制定30项措施,细化98项任务清单,配套“1+N”政策20余件。《东营市养老服务条例》提上立法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围绕空间、出行、居住、服务、参与、政策、人文“七大友好”,探索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相关经验被全国老龄办评为“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
服务形态协调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多样化发展。连续10年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上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急、助行”等服务。五年来,累计为1943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免费实施适老化改造。今年,面向社会广大老年人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适老化产品改造补贴活动,带动消费156.06万元,使用补贴资金43.77万元。社区养老依托作用日益突显。全市251个城镇社区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点等290处,其中“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10个。建设城乡老年食堂87个、农村幸福院187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达到14个。试点建设认知障碍老年友好社区10个。探索建设适老化产品体验服务中心4个。在全省率先实施空巢、独居、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入选全国拓展探访关爱服务试点。养老机构专业服务更加精细。强化国家、省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宣贯落实,出台全省首个《养老机构照护服务基本规范》地方标准,3星级及以上养老机构38家、占比61.3%。实施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专区建设项目,在全省率先设立“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照护单元,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73.9%,超出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19个百分点。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东营市不断促进医养服务深度融合。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率达100%,全市“两证齐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从“十三五”末的15家增加到38家,占全市养老机构数量的61%,其中,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养老机构11家。在全省“揭榜挂帅”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三方融合、五床联动”服务模式试点,获评全省典型案例。智慧养老广泛应用。建设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点菜式”智慧养老服务。建设全市养老机构智慧消防平台,引进华为集团“全屋智能”系统,为老年人打造“AI大管家”。围绕养老机构入住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照护等服务,推进20项智慧养老场景应用,2家养老机构获评省级智慧养老院。服务队伍壮大优化。加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入职奖励、在职激励力度,每年开展护理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截至今年10月底,养老机构30岁以下从业人员占比从“十三五”末的5.5%增加至13.7%,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从25%增加至37%。加强院校专业教育培养,全市12所高等高职中职院校开设护理、老年相关专业,目前在校生6385名。(大众新闻记者 杜美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