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原本处在风口浪尖的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沉默了整整四天。而正当外界猜测她是否会避而不谈时,她却选择在11月14日对着日本媒体,坚定地喊出了“我是中国人”。她不但正面回应了当前的局势,还毫不避讳地指出民进党控制媒体,打压不同声音。
就在同一时间,新党也公开发声支持和平统一。而在上海,中国大陆与国民党高层也悄然完成了一场意义重大的会面。郑丽文为何选择在最敏感的时刻开口?她喊出“一个中国”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政治信号?
![]()
11月10日,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突然对外宣布,日方向中方提出了强烈抗议。这起“外交抗议”的导火索,是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一番言论。薛剑只是就日方干预台海事务表达了不满,结果却被扣上“冒犯日本”的帽子。
日本的反应之迅速,令人怀疑是否早已写好抗议稿,只等中国开口。而岛内绿营媒体也迅速跟风,把“日本被冒犯”炒作成国际舆论事件,试图将焦点从“外部干预中国内政”转移到“中方失言”。
![]()
就在这场风波持续发酵之时,郑丽文沉默了四天。很多人以为她会继续维持含糊立场,避免站队。但11月14日,她却选择在日本媒体上,清楚表达了她的立场:台湾九成的文化、历史、血统来自中国,说自己是中国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这样的表态在当前台湾的氛围下,无疑是一次“逆流而上”的选择。特别是出现在日本对中国“抗议”的节骨眼上,显然不是临时起意。她的这番话,不仅仅是个人观点,更像是一次对整个台湾政治生态的挑战。
![]()
她质疑赖清德控制媒体,打压不同意见,封锁“统一”声音。她还明确提出:台湾为何不可以有主张统一的言论自由?这句质问,点中了岛内政治现状的软肋,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郑丽文的发声,并不是孤例。新党也几乎在同一时间站了出来。新党主席吴成典在一场论坛上直言:“和平统一不是退让,而是为了让下一代拥有更好的生活。”
![]()
这句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击中了许多人的内心。长期以来,“台独”势力将统一描绘成“被吞并”、“失去自由”。但吴成典用最简单的语言,重新定义了统一的意义:统一不是谁征服谁,而是为了让台湾人不再活在战争阴影下。
吴成典没有讲历史情怀,也不靠情绪煽动。他提到,如果台海发生冲突,炸毁的不是理念,而是房子、家庭、经济和未来。统一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而是一种现实的生存选择。
![]()
就在岛内统派力量重新发声的同时,大陆方面也在采取实际行动。11月中旬,国台办主任宋涛在上海会见了来访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
这场会谈虽然没有大规模报道,但释放的信号异常明确。宋涛强调:大陆愿意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的基础上与国民党合作,同时要坚决粉碎包括日本在内的任何外部势力插手台海事务的图谋。
![]()
张荣恭的回应也很坦率:两岸的事情,要由两岸自己解决。这不是普通的外交用语,而是一种立场的确认,也是对外部势力的一种拒绝。
这场会谈其实等于给岛内各政党划了一条明确的路线:谁想与大陆打交道,就必须放弃模糊路线,回归“九二共识”。
与此同时,岛内民进党当局的路线却越来越激进。他们继续推行“抗中亲美”政策,不仅打压统派声音,连稍有不同意见的人都被边缘化。
![]()
郑丽文在采访中还提到一个关键点:台湾不应该把安全寄托在向美方交“保护费”上。她反对将军费开支提升至GDP的3%以上,质疑这种做法是否真的能换来和平。
这些话无疑是对当前民进党政策的直接批评。在岛内主流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情况下,这样的声音显得格外珍贵。在信息封锁和“绿色恐怖”下,敢于站出来讲真话的人越来越少。
![]()
郑丽文的发声,也引发了岛内政坛的震动。她的表态让国民党在“统独”问题上不得不重新面对自己的模糊立场。长期以来,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既怕被说“亲中”,又想保留“中华认同”。
郑丽文这次没有使用“中华文化”、“和平发展”这些模糊词汇,而是直接喊出“一个中国”。这种直接的方式,不仅让她的立场变得清晰,也在无形中对国民党内部起到了示范作用。
![]()
舆论注意到,她是少数敢在外媒平台上,正面讲出“我是中国人”的岛内政要。她的选择也让外部势力看清楚,台湾并非一面倒“台独”,岛内还有不同的声音存在。
大陆方面也在通过实际行为,回应这些声音。这次在上海举行的会谈,其实就是一种善意的释放。宋涛在会谈中没有回避问题,直言:“外部势力插手台湾事务,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这句话不只是对日本的回应,更是对当前台海复杂局势的一种警告。
![]()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大陆还首次向国民党明确表达反对日本干预台海的立场。过去大陆更多集中在反对“台独”,而如今把日方也点名批评,显示出大陆态度的升级。
岛内的另一位关键人物——前领导人马英九,也在11月15日发声。他表示,两岸事务应该由两岸自己解决,外力介入只会增加误判风险。他还特别点出,日方在敏感时期提出“集体自卫权”说法,是一种不明智的挑衅。
![]()
马英九的表态,和新党、郑丽文的观点形成呼应。这些声音说明,岛内并非铁板一块,仍有政治力量希望推动和平统一。从更大的格局来看,台湾问题从来不是孤立的。美国持续对台军售,日本政客不断发出挑衅言论,这些都在加剧台海局势的紧张。
民进党当局却在这种外部压力下,选择继续“抗中”,甚至将“统一”当作禁语。这种做法,不但压制了岛内理性声音,也让广大民众失去了选择权。郑丽文一句“我是中国人”,重新点燃了岛内对两岸关系的深层次讨论。
![]()
她不回避争议,也不试图通过模糊语言“过关”。她正面表达立场,并提出恢复两岸对话机制,呼吁重启两党论坛,推动实际接触。这些言论,不仅仅是一个政党主席的责任感,更是对台湾未来的一种思考。
新党作为岛内长期坚持统一立场的政党,也没有缺席这场舆论风暴。他们用最朴素的话语,向年轻人解释统一的意义。吴成典的发声,让统一不再是抽象的政治议题,而是贴近生活的现实选择。他提醒年轻人:战争真的来了,受苦的是你们。
![]()
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两岸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大陆方面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依然保持对话的大门敞开。宋涛提出的“只要坚持九二共识,我们就愿意相向而行”,为岛内政党留下了沟通的机会。而这正是台海和平的最大保障。
与其继续对抗、封锁,不如坐下来,谈一谈真正关乎民众未来的事情。郑丽文、新党、马英九这些声音,说明岛内仍有力量在推动和平路径。岛内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不论是郑丽文喊出“一个中国”,还是新党呼吁和平统一,都是在为台湾留一条出路。
![]()
和平统一从来不是退路,而是通往未来的桥梁。台海的和平,不能靠幻想,更不能靠外力的干预。靠的是现实的判断、清晰的立场和勇敢的选择。
信息来源:
[1]郑丽文接受日媒专访倡导“一中保台”,反对大幅增加军费 海峡导报
[2]接受日媒采访时,郑丽文表态 千龙网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