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时间管理的二十年中,我经常被人问及,一个人怎样就算做好时间管理了?标准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一个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专注、有快乐,同时具备好习惯,就说明他做好了时间管理。
“好习惯”包括好的作息、饮食和运动习惯,它让人无需启动意志力就可以健康生活,实现熵减,即便在重重压力下,也能保持坚实的生活秩序。如果你的孩子在小时候养成了好习惯,意味着他在成年后不必再花费时间努力纠正熬夜、吃垃圾食品、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意味着其他人需要花气力解决的基本问题,你的孩子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能专注”主要指摆脱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干扰的能力。基础教育结束后,还能够深度学习的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如果你也拥有这个能力,意味着你经过了碎片化时代的筛选,当命运需要你锁定目标、苦练技艺、负重前行时,你会因为拥有了深度专注的能力而毫不畏惧。
“有快乐”才是一切时间管理的真正目的。时间管理不是自我压榨,不是把自己逼疯,而是找到时间在生命中充分发展和完成自己,并体验自我实现的快乐。
大人想让孩子成为有时间管理能力的人,就是要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培养专注力,同时拥有追求快乐的能力。
当孩子年满 5 岁,对视觉图案有了基本识别能力、可以握笔乱画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习惯养成表”来训练了。
你会在很多文创产品中发现这种表格的各种排版变体,比如说专门为小小趁早星人设计的效率手册rara版、2026rara月历、桌面计划。
这类表格通常以月历的形式呈现,使用时,你可以在左侧填入具体事项、在右侧空间中,在每天做完的事项后打钩。为了把满足感刻入早期人生记忆,打钩这个动作一定要由孩子亲手完成。
你不仅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你也要在“习惯养成表”上写任务和打钩。打破过去的生活习惯,用一种更强有力的秩序重构生活。这对你来说也许有点难,但却可以在孩子面前起到示范作用。每天你都要诚实地说明自己做了什么、做了多久,然后在孩子面前兴奋地打钩,让孩子看到你以此为乐、为此自豪 。
每月填写一张“习惯养成表”,我们就获得了一份可视的人生时间坐标轴。纵轴上的项目将积累出孩子兴趣与能力的主要方向。当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比如一年,我们就可以通过统计孩子打钩过的项目总时长和整体能力变化的结果,来了解孩子的禀赋和发展方向。“ 时间看得见” 这句话会在孩子身上得到深刻体现。
文:《小日常 大奇迹》第11章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