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日本政坛最近的热闹事儿,就得从高市早苗这个名字说起。
她上台没多久,就因为一句涉台的话,把中日关系搅得一团糟。本来想借着G7这个平台拉盟友下水,结果人家集体装聋作哑,这下子她算是踢到铁板了。
![]()
高市早苗的首相宝座:保守路线坐实外交赌注
高市早苗这人,1961年出生在奈良县,那地方古迹多,文化底子厚,但她从小就不是那种温吞水的类型。1983年从神户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她先在关西电视台混了几年,当过节目主持人,练就了一手面对镜头不怵的功夫。
1993年,她以自民党候选人身份第一次杀进众议院,代表奈良二区,从那以后就一头扎进政界了。说白了,她不是政治世家出身,全靠自己一步步爬,中间还掉过链子,1992年首战就败了,但次年卷土重来,硬是挤进去。
她的政治路子,从一开始就偏保守。加入安倍晋三的派系后,她成了铁杆安倍派,2006年安倍第一次组阁,她就当上总务副大臣,管媒体和行政那摊子事儿。2012年安倍二度上台,她重掌总务大臣,处理媒体监管,顺带推动安保法改革。
2014年,她还短暂干过经济产业大臣,主张经济安全保障,推动半导体产业回流本土。这几年,她在党内爬得稳,2021年竞选自民党总裁虽说第三,但声势不小。2024年升任干事长,协调党内事务,算是站稳脚跟。
![]()
转眼2025年,自民党总裁选举10月1日启动,高市早苗抓住机会,10月15日以多数票当选总裁。10月20日国会指名,她正式成为第104任首相,还是日本史上第一个女首相。
这事儿在日本国内炸锅了,支持者叫好,说她是“铁娘子”,但反对声也不小,尤其是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总让人觉得她那保守劲头有点过火。她的施政重点,从上台那天起就定调了:强化日美同盟,把防卫预算提到GDP的2%以上。
对华强硬是明摆着的。10月21日入主官邸,她第一件事就是签署文件,增加安保开支,还强调台海稳定关乎日本安全。这话听着中规中矩,但她骨子里那股右翼味儿,从来没藏着掖着。
高市早苗的崛起,说到底是自民党保守派的一次胜利。她不像那些温和派,政策上总爱踩红线,修宪、扩军、历史观,这些都是她的招牌。2024年她还出过书,公开说日本“不运进核武器”的原则不现实,暗示美国核武可能进驻。这话搁哪儿都敏感,她却说得理直气壮。
![]()
结果呢,上台没俩月,11月7日在国会本会议上,她直球发言:如果台湾地区发生紧急事态,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自卫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援助。这话一出口,日本媒体炸了锅。
自民党内右翼拍手叫好,但立宪民主党众议员小泽一郎直接批她“极为危险,没有首相自觉”。中国外交部也没客气,发言人林剑在11月8日回应,说日本别在台湾问题上玩火,玩火者必自焚。
2024年日本经济增速才1.1%,G7中游水平,远不如美国那股子牛劲儿。高市想通过强硬对华,转移国内经济压力,顺带拉紧日美同盟。但她低估了国际社会的复杂性。
她的首相之路,本来就靠安倍遗风撑着,现在这步棋走偏了,等于把日本的赌注全押在台海这张桌上。说实话,她这保守路线坐实了,但也让她从一开始就成了靶子。国内支持率起伏不定,国际上更是一堆麻烦等着她。
![]()
茂木敏充的G7出击:从抗议到求援的尴尬一跃
高市早苗的话扔出去没几天,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就火速回应了。11月8日深夜,薛剑在社交媒体上用日文发帖,转发日本媒体报道,顺带加一句:“那闯进来的肮脏脖子,只能毫不犹豫地斩掉。做好觉悟了吗?”这“斩首”味儿的表述,日本右翼直接破防了。
外务省大楼里,官员们连夜开会,11月9日就递交抗议照会,要求中方删除帖子并解释。自民党外交调查委员会在11日通过决议,呼吁把薛剑列为不受欢迎人士,驱逐出境。这时候,日本外相茂木敏充上场了。他是高市内阁的老人,2025年10月上任后,首趟出访就是奔G7外长会去的。
11月10日,他从羽田机场飞加拿大,目的地尼亚加拉地区的白橡树度假村。G7外长会11日至12日举行,本来焦点是俄乌战争、全球贸易和加勒比地区动荡,但茂木敏充偏偏把中日摩擦拽上台面。
11月12日会议间隙,他接受日本记者采访,直言:“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帖子极不妥,日本强烈要求中方回应。”他的目的很清楚:一是想拉G7团结施压中国,二是恶人先告状,淡化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
![]()
茂木敏充这趟加拿大行,说是首次以高市内阁成员身份出席G7,但实际效果呢?G7成员国高层不可能没听到他的话,可集体保持沉默。到散会时,没任何一个国家站出来力挺日本。
加拿大作为东道主,外交部发言只说会议推进全球经济安全挑战,没深挖亚太事儿。茂木敏充的施压,就这么石沉大海。高市政府本想借G7这个西方俱乐部,放大中日矛盾,顺带给薛剑的帖子定性。但G7现在的影响力,早不是巅峰了。
2024年意大利普利亚峰会,就被媒体叫“最弱峰会”,议题散漫,中国身影虽现,但更多是关切而非对抗。茂木敏充的出击,本是想复制以往的围堵模式,可2025年国际风向变了。
欧洲国家经济没落,急需中国市场,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后,贸易优先,盟友间也开始算小账。日本这跃,尴尬得很,高市内阁的强硬姿态,反倒暴露了孤立感。说到底,茂木敏充的求援,不过是日本外交的常规套路,但这次撞上墙了。
![]()
G7沉默的深意:欧洲转向与美国贸易的现实考量
G7的反应,说是令人万万没想到,其实细想也正常。11月12日彭博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正考虑邀请中国出席2026年在法国举行的G7峰会,已经和盟友讨论过。这消息一出,日本那边更堵心了。马克龙这步棋,摆明是想拉中国进场,恢复类似G8的格局。
当年俄罗斯被踢出去后,G7就少了点全球代表性。现在欧洲经济低迷,2024年德国增速才0.2%,法国也挣扎在1%左右,他们意识到单干不行,得和中国加强联系。这一切,都在中日摩擦刚起时曝光,时机太巧了。
美国那边,更添一层现实味儿。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对盟友的贸易账本算得精。11月10日福克斯新闻采访,他被问到中日事儿时,直接甩一句:“盟友在贸易上占我们便宜,比中国还狠。”这话虽是老调重弹,但搁现在,直戳日本痛处。
高市早苗本想借美日同盟压中国,结果特朗普的回应,让她的涉台言论成了孤掌难鸣。G7声明里,对中国核武扩张的关切是有的,但更多是泛泛而谈,没转化为对日本的具体支持。
![]()
G7过去几年对中国不友好,2024年普利亚公报28处提中国,措辞强硬,凸显对抗。但现在呢?随着俄乌拖长,欧洲能源危机,G7影响力下滑,他们开始转向务实。邀请中国参加峰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济算盘: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拉动增长是硬道理。
日本的施压,反倒显得不合时宜。高市早苗的“台湾有事论”,在G7眼里,可能只是日本单方面的安保焦虑,没必要全盘买账。马克龙的邀请计划,虽没正式发出,但美国媒体这个时候爆料,本身就透着G7对中国“很有兴趣”的信号。
G7声明强调和平稳定,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这话严谨,但没站队日本的集体自卫权。高市早苗的言论,暗示自卫队可能介入台湾地区防务,这在国际法上敏感,日本宪法第九条还卡着呢。G7的冷处理,其实是给日本一个提醒:别把地区摩擦升级成全球事儿。
高市政府内部,自民党右翼叫嚣驱逐薛剑,但高市本人下令暂缓,党内会议草草收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