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负责实施的漳州核电排水隧洞项目完成全部管片预制任务,标志着该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为后续隧洞贯通及核电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
项目管片厂航拍(中交四航局供图)
漳州核电是中核集团在闽重点项目,中交四航局负责实施的漳州核电3、4号机组排水隧洞工程承担着核电机组冷却水排放的功能,隧洞单洞长度超5200米,建成后将护航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顺利运行。
据中交四航局福建漳州核电排水隧洞项目现场负责人邱燕华介绍,隧洞采用拼装式单层衬砌,管片为新型CT连接型。自2023年7月8日启动首环预制以来,项目团队秉持“高标准、严要求、快推进”的原则,历时两年多,成功克服新型管片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等多项挑战。
![]()
项目隧洞内部(中交四航局供图)
盾构管片作为隧洞结构的主要装配构件,是抵御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及其他特殊荷载的重要屏障。为保障管片生产质量与进度,项目部严格执行班前讲话、碰头会、周例会等管理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各班组在安全、质量与进度方面的难题。通过开展多维度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各环节管控到位,构建起多方协同的安全防线。面对高温、台风等不利天气,全体建设者坚守岗位,加强统筹调度,确保施工期间原材料供应稳定、管片质量可控。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坚持“一次做对,一次做好”的质量方针,从源头把控管片品质,抓实进场验收,细化工序管理,确保成型隧道结构平整、美观且无渗漏。围绕管片一次成型目标,项目团队总结形成《CT连接件管片混凝土专项工艺应用》,以规范化管理保障工程质量。从混凝土配比到模具调校逐项攻坚,项目实行24小时参数监测与记录,逐步建成涵盖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管片养护等环节的智能化生产线,形成一套高效、规范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为隧洞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
项目管片现场存放区(中交四航局供图)
![]()
项目管片钢筋加工存放区(中交四航局供图)
随着关键节点的突破,邱燕华表示:“项目团队将继续发扬敢打硬仗、勇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海底隧洞后续建设任务,为我国核电事业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贡献四航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