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历经120余天的持续攻坚,中铁隧道局施工的宜涪高铁10标项目长岭隧道2#横洞顺利完工并进入正洞作业,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从严寒奋战到节点突破,从临建起步到“五化”赋能,项目团队以实际行动,积极落实“打造宜涪高铁湖北段全线标杆”的重任,将中铁隧道人的魄力、坚韧与智慧,深深镌刻在鄂西武陵山腹地。
削山填沟, 于无地之处创天地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2025年初春,鄂西山区积雪未融。宜涪高铁10标项目的先遣队员,已穿梭在湖北恩施建始县南端的崇山峻岭间。“找一块平地太难了,这里是真正的寸土难寻。”项目副书记郭利说道。
宜涪高铁10标项目坐落于深山峡谷的V型沟里,经过反复踏勘,团队只能在一条宽度不足30米的狭窄河谷中,选定了项目驻地。真正的考验接踵而至:顶坪隧道出口高悬于70度绝壁,必须在崖壁间“抠”出一条1800米的挂壁公路;长岭隧道外12.5千米的便道,如蛇盘绕,密布35个“发卡弯”,最大高差超千米,宽度却不足4米,成为物资运输的“咽喉锁扣”。
一场大挖、大填、大砌的“极限魔术”在山谷间拉开了序幕。130余台机械昼夜轰鸣,近500名建设者轮番作业。拓宽、降坡、硬化……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与此同时,征拆团队通过4次集体协商、7轮入户走访,在60天内理清了历史遗留问题,为工程扫清障碍。
凭着“一寸一寸啃”的韧劲,团队用35天实现便道贯通、28天建成拌合站,创下单日碎石转运180车的纪录,大临设施奇迹般地在崇山峻岭中拔地而起,打通了项目建设的“任督二脉”。
岩变我变,以机械之力克险阻
![]()
3月春寒料峭,泥泞的山路在连绵春雨中更显崎岖,17台套大型机械设备艰难跋涉,最终全部运抵施工现场。这支机械化“主力部队”的到位,为项目成为全线首个进洞工点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国内在建时速350千米高铁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宜涪高铁10标段正线全长17.3千米,承担着全线两大控制性工程——顶坪隧道和长岭隧道出口段的施工任务。隧道区段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广泛分布,堪称“地质迷宫”。
只靠人力,很难啃动这样的硬骨头。面对复杂地质带来的严峻挑战,项目团队贯彻落实国铁集团“推进谱系化机械化施工”的战略部署,系统构建“9+6”机械化配套施工体系,以标准化作业全面提升施工安全、质量与效率。“智能化超前地质预报作业线就像给隧道施工装上了一双‘智慧之眼’。”项目技术负责人文富源这样比喻。在长岭隧道,三臂凿岩台车伸开钢铁巨臂,在破碎岩层中精准钻孔,配合TSP、地质雷达,提前洞察山体构造,推演出最适合当前掌子面围岩的爆破参数;依托动态优化的光爆技术,开挖面平整度显著提升,超欠挖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团队则扎根现场,将“岩变我变”的理念落实到每一轮施工。文富源进一步解释道:“我们的小组日夜守在掌子面,围岩情况一变,钻爆参数就跟着调——这种动态调整,是应对复杂地质、稳步提升进尺的关键。”
“设备是硬基础,但让操作设备的人成为行家,才是真正的软实力。”项目副经理何顺周强调。为此,项目部党支部组建“智机先锋尖刀连”,在四处范围内抽调骨干,开展“边学边干边练”的实战化培训,旨在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精操作的专业化机械施工队伍。
数智调度,于一屏之间掌山河
![]()
“屏幕点亮的那一刻,整个隧道仿佛拥有了‘生命’”。在项目数智调度中心,信息化专班负责人胡自强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说。在中铁隧道局“项目管理信息化”统筹推进下,项目构建起钻爆法隧道智能建造管理平台,推动传统施工经验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然而,建设之路充满挑战。山区信号微弱,项目团队不得不自主架设专用网络;隧道内机械繁多,光纤因机械震动频繁中断,技术人员只能连夜抢修,一次次重新熔接。正是这些看似琐碎却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为智能系统铺设了畅通的“信息脉络”。
目前,以“9+6”机械化作业线为骨架的智能建造系统已全面运转。平台整合围岩智能判识、智能爆破、智能喷混等九大核心模块,通过实时回传的设备参数和AI智能分析,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精准管控与动态优化。“我们要打造的,不只是一个数字看板,更是一个会思考、能预警的智慧系统。”胡自强介绍。目前,调度中心已实现对7个作业面的全流程监控,超前地质预报、工序考核等13项功能稳定运行,配套手机APP同步上线,推动隧道施工向“少人化、高效化”稳步转型。截至目前,宜涪高铁10标全部单位工程已开工,开工率达100%。作为中铁隧道局“五化”工作推进的试点,项目团队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夯实每一个环节,优化每一道工序,全力以赴打造全线机械化施工标杆。
宜涪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出口的重要通道,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届时,从宜昌到涪陵的通行时间将从现在的5小时缩短至1.5小时。(图片由彭少华授权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